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李漕·其二》
《呈李漕·其二》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尘埃破帽倦骑驴,一雨穷途快有馀。

盆盎自天倾屋瓦,龙蛇平地起阶渠。

冷侵絺绤觉太甚,声满梧桐殊不疏。

口业未偿诗有债,夜深灯大小窗虚。

(0)
翻译
满身尘土的我戴着破旧的帽子,疲惫地骑着驴,一场雨后让我感到无比畅快。
积水从天而降,像盆盎倾倒,雨水甚至溢出屋瓦,龙蛇般的水流在平地上形成小沟渠。
寒冷的凉意穿透薄衣,感觉过分强烈,雨打在梧桐叶上的声音密密麻麻,丝毫没有稀疏之感。
我欠下的诗债还未偿还,深夜时分,只有昏黄的灯光洒在大窗和小窗上,显得空荡。
注释
尘埃:灰尘。
破帽:破旧的帽子。
倦骑:疲惫骑行。
一雨:一场雨。
穷途:艰难的路途。
快有馀:感到畅快。
盆盎:盆子盛水。
倾屋瓦:溢出屋瓦。
阶渠:小沟渠。
絺绤:轻薄的夏衣。
觉太甚:感觉过分。
殊不疏:非常密集。
口业:言语行为。
诗有债:诗债未还。
大小窗:大窗和小窗。
虚:空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雨后道路上的艰难行走和内心的忧虑。开篇“尘埃破帽倦骑驴,一雨穷途快有馀”生动地展现了旅人的疲惫与环境的恶劣,连续的雨水让原本就不易的道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

接着,“盆盎自天倾屋瓦,龙蛇平地起阶渠”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带来的洪水如同倾盆大雨,让屋瓦和街道都被淹没,连龙蛇也似乎从平静的土地中升腾而出,形象生动,强调了雨水的猛烈与环境的险恶。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感受,“冷侵絺绤觉太甚,声满梧桐殊不疏”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旅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感受到极大的寒冷和孤独。连梧桐叶间的风声也显得格外清晰,但这并没有带来丝毫慰藉,只是加深了他的悲凉。

最后,“口业未偿诗有债,夜深灯大小窗虚”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生活中的种种负担与责任尚未了结,而作为诗人的他,又背负着创作的压力和期待,这些都是他的“债务”,需要在夜以继日中通过写诗来偿还。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的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与内心世界的双重挑战,以及他对于生活与艺术创作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田园閒居四首·其三

吾居常阒寂,有鸟鸣前林。

眷然往听之,鸟声何钦钦。

睍睆悉天机,馀韵空人心。

吾愿结此鸟,永以托浮沉。

一洗氛垢祲,再清天地襟。

行行聊自由,苟营非所歆。

(0)

戊戌九秋扈从山陵

御香载道护双螭,许著行衣揽辔随。

满路弋林屯虎旅,隔山铃索驻龙旗。

金乌玉雁藏真宅,翠釜朱型荐孝思。

千古舜文今再见,感怀还咏有周诗。

(0)

九月一日登泰山

岱宗秋日气高寒,绝顶西风自整冠。

岩畔进香何处客,山巅封禅几时坛。

眼空寰海三千界,路入青冥十八盘。

薄暮故人劳载酒,翠微银烛整馀欢。

(0)

结愿峰头失题

念余昔日共谈经,愧尔词林早立名。

摛藻远追唐大历,拜官今出汉承明。

春移潞水仙帆杳,秋到芹宫绛帐横。

闻说岑溪山万顷,碧梧应有凤凰鸣。

(0)

同张静峰诸公泊舟登钟鸣洞得钟字二首·其二

洞口玲珑垂玉钟,仙山绛节偶相从。

枫林初听蝉声度,银汉倒看峰影重。

呼酒共依丹灶湿,题名应有紫霞封。

他时鱼鸟解相忆,不是巫阳云雨踪。

(0)

暮春访宗家园行

日暖田芜鸟雀翻,田家相饷曝朝暾。

雨馀桑柘连社曲,日睛鸡犬散山村。

萦回草色带屐痕,寻芳还访宗家园。

宗家翠锁桃千树,自比武陵旧隐处。

心随流水共悠然,兴逐飞云留不住。

碧梧丹凤今何时,莫向游人笑来去。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