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前望盈尺,奸缩不应乞。
万物及向荣,而反事凝凓。
与雨暗争能,不念伤彼茁。
虽然便消释,终是乖气律。
新阳岂惮沮,暴柳未为屈。
随风势更巧,著树媚且密。
谁将背时弃,乃欲逞果必。
摧花自作花,旋积旋已失。
上天施命令,冬春不相匹。
生物与死物,其道安可壹。
呜呼此飞雪,何为在今日。
腊前望盈尺,奸缩不应乞。
万物及向荣,而反事凝凓。
与雨暗争能,不念伤彼茁。
虽然便消释,终是乖气律。
新阳岂惮沮,暴柳未为屈。
随风势更巧,著树媚且密。
谁将背时弃,乃欲逞果必。
摧花自作花,旋积旋已失。
上天施命令,冬春不相匹。
生物与死物,其道安可壹。
呜呼此飞雪,何为在今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春雪》,通过对春雪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诗人先描述了腊月之前对雪的期盼,但雪却在万物生长之际降落,违背了自然的常规。接着,他批评雪试图与阳光争胜,却不顾及对幼苗的伤害。尽管雪最终会融化,但这违反了季节的秩序。诗人认为,春天的新阳不会被雪所阻挠,柳树也不会轻易屈服。
诗人进一步指出,雪随风势飘落,看似巧妙且密集,但终究背离了时令,其结果只能是自我消耗。他以“摧花自作花”形容雪的短暂和无常,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最后,诗人感叹大自然的法则不可违逆,生物与非生物的规律不同,春雪的存在似乎不合时宜。
整首诗通过春雪这一意象,寓言般地揭示了世间万物遵循的规律,以及人应顺应自然的道理,富有哲理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