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诗兴远谁添,红白双梅倚画檐。
千里中州风雪夜,一窗清月忆湘南。
无端诗兴远谁添,红白双梅倚画檐。
千里中州风雪夜,一窗清月忆湘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再怀沅州五友五首》中的第二首。薛瑄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无端诗兴远谁添”,诗人似乎在自问,为何突然涌起的诗兴如此遥远,仿佛不是由自己内心自然生发,而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激发。这种疑问中蕴含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因为正是这份情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接着,“红白双梅倚画檐”一句,通过描绘红白梅花依偎在画檐之上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冬日里的一抹生机与美丽,也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纯洁而持久的友情。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相映成趣。
“千里中州风雪夜”一句,将思绪拉回千里之外的中州之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心中满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中州”泛指中原地区,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隔千里的距离,以及由此带来的思念之苦。
最后一句“一窗清月忆湘南”,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独坐窗前,月光如水,清冷而明亮,勾起了他对湘南故地的深深回忆。湘南,可能是指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所在的地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在孤独时刻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薛瑄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陶公天民彦,慨世少复真。
吾真既不复,弥缝焉得淳。
大哉鲁中叟,日月万古新。
六经罗章句,灰灭甚狂秦。
所赖故来物,耿耿绝纤尘。
耳目各聪明,四体俱能勤。
如何不自识,浪子忘其亲。
赖君有巨筏,与我渡迷津。
歌彼饮酒诗,脱我头上巾。
一醉自如如,永为羲皇人。
灯火栖迟共几秋,当时意气凌嵩邱。
一朝分散成漂梗,我滞南粤君皇州。
皇州世路当清夷,拔茅连茹汝其时。
长安卿相多年少,联辔青云勿复疑。
只今吾年已三十,谈笑风云岂无及。
几年霜刃掩清光,逢人耻作穷途泣。
一樽酒酌暮江头,群雁高飞一雁留。
哀鸣嗥嗥失其侣,众宾对此增离愁。
烦君努力佐明主,吾将散发弄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