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岩萧寺据危崖,丈室轩窗面水开。
雪霁暮寒山月上,数竿修竹一枝梅。
倚岩萧寺据危崖,丈室轩窗面水开。
雪霁暮寒山月上,数竿修竹一枝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之美。首先,“倚岩萧寺据危崖”一句,以“倚岩”和“据危崖”两个动词形象地勾勒出寺庙坐落在险峻山崖之上的壮观景象,暗示了寺庙的庄严与不凡。接着,“丈室轩窗面水开”则进一步展示了寺庙内部设计的巧妙,窗户面向水面,既保证了室内光线的充足,又让居住者能够直接欣赏到水景,营造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氛围。
“雪霁暮寒山月上”这一句,通过“雪霁”、“暮寒”和“山月上”三个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夜晚场景。雪后的天空格外明亮,月亮缓缓升起,为寂静的山林披上了一层银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数竿修竹一枝梅”将画面推向高潮,几根高耸的竹子与一枝梅花相映成趣,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与高洁的品质,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平桥永昼。惯柔浪寸鳞,来问春后。
长是船横鸭嘴,派流莺脰。
高人不见元真子,但烟波、到今依旧。
苇汀花岸,千丝作网,笑伊还漏。更比似、针锋细瘦。
好分付吴娘,柂楼烹就。翠釜芹芽菽乳,入瓯芳溜。
鸥乡占取閒滋味,任年年、阻风中酒。
几分纤软,堪人断肠,忆鲈能否。
青萍叶大桐花落,村村又鸣鸠妇。
细雨如尘,馀寒若水,蚁动吴奁时候。狸奴聘否。
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
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
深窗几回罢绣,挽笼钩陌上,亲费掺手。
夜屋灯边,晓墙烟外,最怕银筐饥后。心情渐逗。
记瓦卦曾占,蔟山将就。待写双蛾,更呼邻女耦。
事已流波卷。忆春帆、酒中饶恨,将词排遣。
填到消魂千古曲,烛泪一时齐泫。
红渍透、吴笺蜀茧。
知己相怜袍未锦,论深情、碧海量还浅。
丁香结,甚时展。买臣自分难通显。
又谁知、此生真见,禁林春扁。
俛仰钟期成隔世,便化云中鸡犬。
也刻骨、衔恩未免。
今日锦袍虽换了,记前言、腹痛将他典。
买素纸,向公剪。
酒尽天寒,弹短铗、半生无术。
拟还向、广陵卖药,荷苓挑术。
秋雨好携邛竹杖,荒原莫管周人栗。
束残书、准趁半江晴,期来日。蝙蝠暗,空如漆。
络纬叫,难成匹。正篱摇书带,庭欹木笔。
计画总嗟吾辈拙,安排尽让天公密。
笑青毡、一夜羽毛生,飞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