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城路.蚕》
《台城路.蚕》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齐天乐

青萍叶大桐花落,村村又鸣鸠妇。

细雨如尘,馀寒若水,蚁动吴奁时候。狸奴聘否。

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

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

深窗几回罢绣,挽笼钩陌上,亲费掺手。

夜屋灯边,晓墙烟外,最怕银筐饥后。心情渐逗。

记瓦卦曾占,蔟山将就。待写双蛾,更呼邻女耦。

(0)
鉴赏

这首《台城路·蚕》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蚕农们忙碌养蚕的生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青萍叶大桐花落”,开篇即以桐花凋零、青萍叶大的景象,暗示季节的更迭,预示着养蚕时节的到来。“村村又鸣鸠妇”,鸣鸠的啼声在乡村间回荡,增添了田园生活的生机与活力。“细雨如尘,馀寒若水”,轻柔的春雨如同微尘般飘洒,余寒犹存,却已显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息。“蚁动吴奁时候”,蚂蚁在泥土中忙碌,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养蚕季节做准备,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界的秩序与人类活动的关联。

“狸奴聘否”一句,引入家猫的形象,增添了一丝生活情趣,同时也暗示了养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或挑战。“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客人因养蚕季节的特殊性而感到厌烦,主人则选择闭门谢客,度过漫长的白天,体现了养蚕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芦帘守护着蚕室,蚕儿如同柳树般经历三次蜕皮,生动地描绘了蚕的成长过程。

“夜屋灯边,晓墙烟外,最怕银筐饥后”,夜晚屋内灯火通明,清晨墙外烟雾缭绕,这些都是蚕农们精心照料蚕儿的场景。特别提到“最怕银筐饥后”,银筐是养蚕的器具,担心蚕儿饥饿,体现了蚕农对蚕的细心呵护。“心情渐逗,记瓦卦曾占,蔟山将就”,随着蚕的成长,心情也逐渐激动,曾经通过占卜来预测蚕的生长情况,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待写双蛾,更呼邻女耦”,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期待蚕茧成熟,同时邀请邻家女子一同参与养蚕的后续工作,体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养蚕这一传统农业活动的各个环节,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还蕴含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未来丰收的期待,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寒食

黄鸦谷谷雨疏疏,燕麦风轻上鲚鱼。

记得去年寒食节,全家上冢泊船初。

(0)

自千尺嶂缘猢狲愁行

清晨杖轻策,入谷二十里。

倾崖骤合沓,梯栈空中倚。

无翼如何度,艰难方此始。

万状石硙硙,纷垂繘纚纚。

攀繘踏危石,足顿不能起。

岩屋照颓阳,层岑倒松梓。

养力憩烟霭,乃知崎岖美。

东南得高壁,路隘不任趾。

乱峡无全天,坤轴忽崩圮。

猿狖怯方啼,吾生怅何恃。太息展远眺,前途尚㟪?。

(0)

登狼山

胜地名山压海门,山形回合五狼蹲。

南瞻吴会江光白,东望扶桑日气昏。

外府鱼盐增课税,不庭鸟窟长儿孙。

清时防御劳宸算,特遣嫖姚镇大藩。

(0)

大田驿晓行

冲烟行古道,长剑伴孤征。

残月晓犹白,吟虫秋愈清。

气蒸知海日,潮起听江声。

欲向芳洲上,褰衣撷杜蘅。

(0)

邢台

尘土彫残客里颜,马头隐约见雄关。

草蒸湿绿长煎雨,云插空青欲占山。

流水远通寒棘外,小桥孤卧野花湾。

季龙宫殿知何处,惟见苍苔点石斑。

(0)

雨后

落日残雨馀,林树半昏黑。

南山白云闲,淡然见秋色。

冷风何凄凄,微微野烟息。

归巢鸟更鸣,当户虫还织。

惆怅独坐时,悠悠思何极。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