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名山压海门,山形回合五狼蹲。
南瞻吴会江光白,东望扶桑日气昏。
外府鱼盐增课税,不庭鸟窟长儿孙。
清时防御劳宸算,特遣嫖姚镇大藩。
胜地名山压海门,山形回合五狼蹲。
南瞻吴会江光白,东望扶桑日气昏。
外府鱼盐增课税,不庭鸟窟长儿孙。
清时防御劳宸算,特遣嫖姚镇大藩。
这首清代诗人魏力仁的《登狼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门胜景。首句"胜地名山压海门"以雄浑的气势开篇,暗示了狼山在海门之地的显赫地位。"山形回合五狼蹲"形象生动,将狼山描绘为五座狼形山峰错落有致,犹如猛兽蹲守。
颔联"南瞻吴会江光白,东望扶桑日气昏"进一步拓展视野,向南望去,吴越之地的江水泛着明亮的光芒;向东远眺,东方的扶桑(古代对日本的称呼)之地,太阳即将落下,天空昏黄。这两句展现了开阔的地理景象和时间的流转。
颈联"外府鱼盐增课税,不庭鸟窟长儿孙"转向对当地经济与民生的描绘,"鱼盐"代表丰富的物产,"增课税"反映了朝廷对边疆的管理与税收,"不庭鸟窟"暗指边陲安宁,人民繁衍生息。
尾联"清时防御劳宸算,特遣嫖姚镇大藩"点明了时代背景,赞美了清廷在太平盛世不忘边防,特意派遣英勇将领镇守边疆的深谋远虑,"嫖姚"借指英勇善战的将领如汉代的霍去病,"大藩"则指狼山这样的重要边疆地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描绘起,进而涉及边疆治理,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又蕴含了国家的安危与民生的关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