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永昼。惯柔浪寸鳞,来问春后。
长是船横鸭嘴,派流莺脰。
高人不见元真子,但烟波、到今依旧。
苇汀花岸,千丝作网,笑伊还漏。更比似、针锋细瘦。
好分付吴娘,柂楼烹就。翠釜芹芽菽乳,入瓯芳溜。
鸥乡占取閒滋味,任年年、阻风中酒。
几分纤软,堪人断肠,忆鲈能否。
平桥永昼。惯柔浪寸鳞,来问春后。
长是船横鸭嘴,派流莺脰。
高人不见元真子,但烟波、到今依旧。
苇汀花岸,千丝作网,笑伊还漏。更比似、针锋细瘦。
好分付吴娘,柂楼烹就。翠釜芹芽菽乳,入瓯芳溜。
鸥乡占取閒滋味,任年年、阻风中酒。
几分纤软,堪人断肠,忆鲈能否。
这首《桂枝香·银鱼》由清代词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春日垂钓的生动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平桥永昼”,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平桥之上,白日悠长,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下来,“惯柔浪寸鳞,来问春后”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鱼儿拟为探访春天的使者,生动地描绘了鱼儿在柔和的波浪中游动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长是船横鸭嘴,派流莺脰”则进一步刻画了水上生活的日常景象,船只横卧,鸭嘴轻触水面,黄莺在旁鸣叫,一派和谐宁静的乡村风光。而“高人不见元真子,但烟波、到今依旧”则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自然环境的永恒不变。
“苇汀花岸,千丝作网,笑伊还漏”几句,通过芦苇、花朵与渔网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渔人的智慧。即使是最微小的鱼儿也难以逃脱渔网,却也引得渔人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巧妙互动。
最后,“更比似、针锋细瘦。好分付吴娘,柂楼烹就。翠釜芹芽菽乳,入瓯芳溜”几句,将目光转向烹饪过程,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渔获转化为美食的过程,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蕴含了生活中的乐趣与满足感。
“鸥乡占取閒滋味,任年年、阻风中酒”则表达了对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生活的向往,即使面对风浪,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几分纤软,堪人断肠,忆鲈能否”以鲈鱼作为象征,表达了对故乡与美好回忆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生活琐碎情感的细腻捕捉。
整体而言,《桂枝香·银鱼》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羌笛胡琴春调长,美人何处乐年芳。
野船弄酒鸳鸯醉,官路攀花騕袅狂。
应和朝云垂手语,肯嫌夜色断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