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宫,九层金台半虚空。
雕楹璇题斗皎洁,中有妖姬似明月。
西见洞庭秋镜开,水华百里盘宫来。
越王采女能水戏,仙舟如龙旌曳翠。
羽盖晴翻橘柚香,玉笙夜送芙蓉醉。
归帆平静君无劳,还从下下上高高。
姑苏宫,九层金台半虚空。
雕楹璇题斗皎洁,中有妖姬似明月。
西见洞庭秋镜开,水华百里盘宫来。
越王采女能水戏,仙舟如龙旌曳翠。
羽盖晴翻橘柚香,玉笙夜送芙蓉醉。
归帆平静君无劳,还从下下上高高。
这首诗描绘了姑苏宫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九层金台半虚空"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宏伟气势,金台屹立,直达云端,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雕楹璇题斗皎洁"则是对宫中的装饰和建筑的细致描写,表现出一种精美绝伦、光彩夺目的景象。
"中有妖姬似明月"一句,引出了诗中的女神形象,她如同明月般清澈脱俗,是这座宫殿中的瑰宝。接下来的"西见洞庭秋镜开",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水面如同一面秋日的镜子,平静而又深邃。
"越王采女能水戏"一句,通过历史典故点缀现实,使诗中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远。仙舟如龙、旌曳翠羽的描写,则是对仙界生活的一种想象,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最后两句"归帆平静君无劳,还从下下上高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参观之后的心境和情感。归帆而去,心中充满了平静与满足,而那高高的金台似乎在提醒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永不停息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姑苏宫及其周遭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追求永恒的审美情怀。
清溪水浮青油幕,漾漾轻舟上西郭。
高林参天转山脚,山上黄叶山前落。
西禅道人屹重阁,松风泠泠半天作。
左江右湖若可酌,青山四围走巘崿。
道逢支遁蹑禅屩,方水幽寻同一噱。
世事区区为名缚,生死去来一丘貉。
不如林间寄冲漠,笑傲高明秋气索。
日斜回舟兴不薄,有意重来何用约。
吾归南冈若孤鹤,新月纤纤下帘箔。
坐想行台夜更乐,桥下水声鸣凿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