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头剑首久消磨,平地添来几尺波。
死为题名犹得祸,生知守志本无他。
豺狼满地音书绝,狐鼠当途议论多。
咫尺绛帷成万里,伤心空唱大招歌。
刀头剑首久消磨,平地添来几尺波。
死为题名犹得祸,生知守志本无他。
豺狼满地音书绝,狐鼠当途议论多。
咫尺绛帷成万里,伤心空唱大招歌。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陈肇兴所作的《哭董济亭夫子(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董济亭夫子的哀悼之情,以及对时局动荡、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刀头剑首久消磨”,形象地描绘了董济亭夫子一生经历的艰难困苦,仿佛他的生活就像刀剑一样在岁月中不断磨砺。次句“平地添来几尺波”则暗示了世事的突变,原本平静的生活因某种原因而起了波澜。
“死为题名犹得祸”表达了对夫子死后仍遭受非议的不公,即使逝去,名字仍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然而,“生知守志本无他”又赞扬了夫子坚守节操,生前就已立下坚定的志向,没有其他杂念。
“豺狼满地音书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黑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只剩下冷漠和猜忌。“狐鼠当途议论多”进一步讽刺了那些小人当道,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是非曲直。
最后两句“咫尺绛帷成万里,伤心空唱大招歌”以深远的意象收束,将夫子的离世比喻为千里之外的分别,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逝者无尽的怀念,只能空自唱起《大招》这样的挽歌,寄托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董济亭夫子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
桂花香处同高第,柿叶翻时独悼亡。
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
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并抽新笋色渐绿,迥出空林双碧玉。
春风解箨雨润根,一枝半叶清露痕。
为君当面拂云日,孤生四远何足论。
再三抱此怅为别,嵩洛故人与之说。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
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
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
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
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
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
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
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
一国沙弥独解诗,人人道胜惠林师。
先皇诏下徵还日,今上龙飞入内时。
看月忆来松寺宿,寻花思作杏溪期。
因论佛地求心地,秪说常吟是住持。
鸣鞞入嶂口,汎舸历川湄。
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
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
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
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
芳树吟羌管,幽篁入楚词。
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
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