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宣大师》
《赠宣大师》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一国沙弥独解诗,人人道胜惠林师。

先皇诏下徵还日,今上龙飞入内时。

看月忆来松寺宿,寻花思作杏溪期。

因论佛地求心地,秪说常吟是住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xuānshī
táng /

guóshājiěshīrénréndàoshènghuìlínshī
xiānhuángzhàoxiàzhēnghái

jīnshànglóngfēinèishí
kànyuèláisōng宿xúnhuāzuòxìng

yīnlùnqiúxīnzhīshuōchángyínshìzhùch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名为《赠宣大师》。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佛学有着深厚的理解和敬仰之情。

"一国沙弥独解诗,人人道胜惠林师。"

这两句表明在一个国家里,有位沙弥(即僧侣中的初学者)对诗歌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才华被人们所称赞,与惠林大师相比,也是众人推崇。这不仅展示了李益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表现出他个人对于文学艺术的高度评价。

"先皇诏下徵还日,今上龙飞入内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皇权与宗教和谐共处的氛围。“先皇”指代先前的君主,其“诏下徵还日”可能是指某位皇帝在某个时期召回僧侣,以示尊重。而“今上龙飞入内时”则形象地表达了当前统治者的权力和威严,以及他对佛教的接受与支持。这里的“龙飞”通常是用来形容皇帝的。

"看月忆来松寺宿,寻花思作杏溪期。"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个人情感的体验。“看月憶來松寺宿”表达了诗人在观赏月亮时,回想起曾经在松寺住宿的情景,充满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而“寻花思作杏溪期”则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想要再次去到杏溪所处之地的渴望。

"因论佛地求心地,秪说常吟是住持。"

最后两句,是对佛教修行的一种深刻理解。“因论佛地求心地”表达了通过讨论佛法来寻找内心的觉悟,而“秪说常吟是住持”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佛教典籍和禅定等修炼方式有着不断的钻研与实践。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一种文化与信仰之间的交融,以及个人对于精神追求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丛云室

翠云丛隐径,书屋傍花宫。

肤寸崇朝合,三霄颢气通。

氤氲才写栋,閜砢若浮空。

八伯如逢进,吾方愧抱中。

(0)

雨后游静明园杂诗·其一

宿雨空林泮晓烟,静明耐可试鸣鞭。

青龙桥迤西偏好,水足青秧蔚稻田。

(0)

御园雨泛

凑云为雨易,溽暑应时行。

霏拂池塘过,涨浮艇子轻。

凉丝侵袂湿,乱点激波明。

曰乂兼旸祝,悠哉望岁情。

(0)

喜雨十首·其一雨阵

作势堂堂正复奇,翩翩鹤翼更鱼丽。

六花岂待三冬布,以众还成与物施。

雷厉电明申号令,炎官风伯倒旌旗。

天河壮士真能挽,吾亦因之愿洗师。

(0)

题池上居

池上居偏夏日宜,万几清暇每于斯。

喜因远隔凡尘处,愁是多逢望雨时。

岁久种松入画格,庭阴款鹤得仙姿。

清吟一晌不殊昔,揽镜何来鬓点丝。

(0)

雨后万寿山三首·其一

雨后山容总濯如,日长几暇试临诸。

林泉知我曾愁否,邈尔忽经两月馀。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