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居偏夏日宜,万几清暇每于斯。
喜因远隔凡尘处,愁是多逢望雨时。
岁久种松入画格,庭阴款鹤得仙姿。
清吟一晌不殊昔,揽镜何来鬓点丝。
池上居偏夏日宜,万几清暇每于斯。
喜因远隔凡尘处,愁是多逢望雨时。
岁久种松入画格,庭阴款鹤得仙姿。
清吟一晌不殊昔,揽镜何来鬓点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池上居所的独特情感与感悟。首句“池上居偏夏日宜”,点明了居住环境的舒适与季节的和谐,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接着,“万几清暇每于斯”表达了在繁忙政务之余,诗人选择在此地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放松。
“喜因远隔凡尘处,愁是多逢望雨时”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远离世俗纷扰的喜悦,另一方面则通过期待雨水的到来,流露出对某些特定情境的忧虑或思念。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与丰富。
“岁久种松入画格,庭阴款鹤得仙姿”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庭院中的松树成为了一幅自然画卷的一部分,而款款而来的仙鹤则增添了超凡脱俗的气息。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最后,“清吟一晌不殊昔,揽镜何来鬓点丝”表达了诗人虽年华渐逝,但内心的清雅与往昔无异,通过自照镜子发现白发,感慨时光的流逝,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