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七言律诗

迂辙来寻昔岁题,恍然前世意犹迷。

荒庭老树半空腹,坏塔野禽争暮栖。

晚学尽惊新使节,残僧时认旧沙弥。

松房自出成何事,二十馀年东复西。

(0)
翻译
我沿着旧路寻找往昔的题诗痕迹,仿佛在前世的记忆中迷失。
荒芜的庭院里老树只剩空心,破败的古塔引来野鸟黄昏栖息。
晚年的学者对新的使者感到惊讶,残存的僧人偶尔还能辨认出过去的沙弥。
住在松木小屋中又能如何,这二十多年我东奔西走。
注释
迂辙:曲折的道路,比喻旧日的足迹或路径。
昔岁题:过去留下的题诗。
恍然:忽然,猛然。
荒庭:荒废的庭院。
暮栖:傍晚时分栖息。
新使节:新来的使者或官员。
旧沙弥:过去的年轻僧人。
松房:松木建造的小屋。
东复西:形容频繁地从东到西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孤寂的意境,通过对昔日旧景的追寻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迂辙来寻昔岁题"一句,透露出诗人重游旧地,寻找过去所留下的痕迹之情怀;"恍然前世意犹迷"则表明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记忆仍旧模糊而难以捉摸。

接下来的两句,"荒庭老树半空腹,坏塔野禽争暮栖",通过对荒废庭院和残破塔楼的描写,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迁。古老的树木在空旷的大地上屹立,而野生的小动物们在残缺的塔尖寻找栖息之所,这一切都烘托出一种萧瑟而寂静的氛围。

"晚学尽惊新使节,残僧时认旧沙弥"一句,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事物更迭的感慨。"晚学"指的是年老时才开始学习,这里的"尽惊"意味着对新的使命或责任感到震惊;而"残僧"则是对曾经所属寺院的回忆,诗人在时间的流逝中重新认识那些旧日的沙弥(佛教中的初学弟子),显示出一种对于过往岁月的追念与感伤。

最后两句"松房自出成何事,二十馀年东复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轨迹的反思。"松房"可能指的是寺院中的住所,而"自出"则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出现或发生;"成何事"是对自己一生所为、何去何从的一种迷茫与困惑。"二十馀年东复西"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岁月流转、往复无常的无奈感受,仿佛在时光的河流中漂泊不定。

整首诗通过对旧日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怀旧情怀,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力与哀愁。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杂歌谣辞.步虚词二首·其二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0)

寺居清晨

高枕对晓月,衣巾清且凉。

露华朝未晞,滴沥含虚光。

隔竹闻汲井,开扉见焚香。

幽心感衰病,结念依法王。

青冥早云飞,杳霭空鸟翔。

此情皆有释,悠然知所忘。

(0)

山中夜坐

半夜山雨过,起来满山月。

落尽醉处花,荒沟水决决。

怆然惜春去,似与故人别。

谁遣我多情,壮年无鬓发。

(0)

宿双峰寺寄卢七李十六

寥寥禅诵处,满室虫丝结。

独与山中人,无心生复灭。

徘徊双峰下,惆怅双峰月。

杳杳暮猿深,苍苍古松列。

玩奇不可尽,渐远更幽绝。

林暗僧独归,石寒泉且咽。

竹房响轻吹,萝径阴馀雪。

卧涧晓何迟,背岩春未发。

此游诚多趣,独往共谁阅。

得意空自归,非君岂能说。

(0)

送舍弟之鄱阳居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

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

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

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

(0)

酒中十咏·其七酒旗

青帜阔数尺,悬于往来道。

多为风所飏,时见酒名号。

拂拂野桥幽,翻翻江市好。

双眸复何事,终竟望君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