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舍弟之鄱阳居》
《送舍弟之鄱阳居》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

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

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

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èzhīyáng
táng / liúchángqīng

yángjiāchùbiéyǎncháifēi
rénzàicāng

shānchūncǎobiànyúnyángwēi
nánfénghuíyànyìngliánxiāngbèifēi

注释
柴扉:简陋的木门。
故里:故乡。
沧波:苍茫的水面。
孤客:孤独的旅人。
湖山:湖光山色。
云木:树木。
回雁:北归的大雁。
翻译
我从鄱阳寄家的地方写信,自从分别后就一直关闭着柴门。
故乡的人们如今在哪里呢?湖面上只有孤独的旅人稀少如星。
湖光山色中春天的草木茂盛,夕阳下林木显得更加苍茫。
往南的路途中,我期待能遇见北归的大雁,它们或许会怜悯我与它们背道而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寄宿他乡时的孤独与对故人的思念。开篇“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表达了诗人在异地居住,门扉关闭,每一次告别都充满了留恋之情。

接着,“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沧波指的是长江的水波,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而“孤客稀”则形容了诗人在异地的孤单与少见。

第三句“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春天的草木繁茂,湖山之间充满生机,与诗人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晚霞下的树木也显得有些许脆弱,这不仅是景色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最后,“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则写出了诗人与归途的雁鸟擦肩而过,却又不得不相向而行。这里“应怜”表达了诗人的同情之心,他理解这些大自然中也在努力寻求归宿的事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人世间离别的感慨,表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和君实南园独酌三首·其一

晚年光景更关心,尤向芳时惜寸阴。

每到园林花好处,常思贳醉解貂金。

(0)

和张统贯之同年

同榜同僚是别缘,所存相近复相便。

性情疏懒忘官检,襟抱平夷学古贤。

仁者才谋当济物,吾曹名利久推天。

须知白首相逢日,不失初心始自全。

(0)

和阎灏中秋赏月四首·其一

中秋气清肃,况复在边庭。

月吐孤轮迥,天开六幕青。

辉盈疑白昼,明极掩常星。

此夕乡关思,胡笳莫细听。

(0)

题司空表圣王官谷

夫君久逐夜舟移,依旧岩扃锁翠微。

位至文昌还避世,身甘幽谷是知机。

清风未泯随流水,遗像空存伴落晖。

百有馀年同俯仰,白云犹绕故亭飞。

(0)

偈四首·其三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

虽然先圣恁么道,且作个模子搭却。

(0)

寄蕲簟

公家列屋閒娥眉,珠帘不动花荫移。

云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轴坐弹棋。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