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秋景韵二十首·其十八秋蝉》
《和秋景韵二十首·其十八秋蝉》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蜩浑未觉凉生,犹韵金风咽复鸣。

总为螳螂能爱惜,却教蟋蟀让凄清。

难谐赵瑟秦筝调,惯和樵歌牧笛声。

按尽宫商黄叶里,那能不遣客心惊。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和秋景韵二十首(其十八)秋蝉》描绘了秋天的蝉鸣景象。首句“山蜩浑未觉凉生”写出了蝉鸣声中并未感到明显的凉意,蝉鸣依然悠扬。次句“犹韵金风咽复鸣”进一步强调蝉鸣与秋风交织,时而低沉,时而高亢。

第三句“总为螳螂能爱惜”借螳螂保护蝉的形象,表达对蝉生命的怜惜之情,第四句“却教蟋蟀让凄清”则以蟋蟀的凄清叫声衬托出蝉鸣的独特韵味。第五句“难谐赵瑟秦筝调”暗示蝉鸣与音乐难以相合,但第六句“惯和樵歌牧笛声”又表明它更贴近自然的田园生活。

最后两句“按尽宫商黄叶里,那能不遣客心惊”,在黄叶飘落的季节里,蝉鸣触动了旅人的内心,引发深深的感触,使人心生感叹。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蝉鸣展现了秋日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三一庵

茅栋萧萧水石间,放怀终日对林峦。

梦回不觉丹临砌,吟罢始知身倚阑。

药碓夜舂云母急,石瓶秋迸井花寒。

群鱼亦得逍遥乐,何用机心把钓竿。

(0)

观日行

六龙受鞭海水热,夜半金乌变颜色。

天河蘸电断鳌膊,刀击珊瑚碎流雪。

朔方野客随云间,乘风来游海上山。

飞骧拖空渡香水,地避中原杂圣凡。

壮鳌九尺解霜鼓,瘦纹巨犬自掀舞。

惊看月下墨花鲜,欲作新诗授龙女。

人生行此丈夫国,天吴立涛欺地窄。

乾坤空际落春帆,身在东南忆西北。

(0)

吴松江观闸

吴松江水急如箭,昔见画图今识面。

百川应命争先趋,东注海门如赴战。

海波怒发驱潮头,战退吴松水倒流。

江潮一日两相斗,万古不决犹寇雠。

江水清兮潮水浊,江水不似潮水恶。

恶潮推出海中洲,堆积江面成山丘。

官忧水害难疏凿,横江四闸同时作。

潮来下闸潮平开,闸内不通潮往回。

潮波怒息捲底去,闸门又见江波怒。

闸上盘涡万阵分,闸下狂澜万骑奔。

万雷吼兮万鼓发,石走沙飞乱戈甲。

黄河冲破华山根,健瀑擘开青玉峡。

人言水性险且凶,不知水与人情同。

情涛识浪怒且愤,不在江潮在方寸。

水险尚可避,人险终难知。

人争额额罔昼夜,水争尚有潮平时。

(0)

题蔡琰还汉图

铜台春深边草绿,琰因名父千金赎。

残生既免毡裘鬼,哀衷莫尽芦笳曲。

旧时汉妆慵复理,感义怀惭归董祀。

入朝好语乱世雄,贱妾不为天地容,尔其忠事山阳公。

(0)

落梅曲

梅花开满枝,无奈晓风吹。

风吹花落尽,争似未开时。

花开终有落,非关晓风恶。

愁杀爱花人,城头复吹角。

(0)

读涑水司马公和金陵王半山烘虱

文人语多工,徽纆自绳纠。

啮虫至么么,谓可悬户牖。

胡为大车轴,贯心竟何有。

禦寇近道翁,纵此澜翻口。

景略疏救时,袖此无用手。

挂名青史中,遗笑传不朽。

后世为美谈,姓字记谁某。

二公廊庙资,力可扶宇宙。

如何唱酬间,爬剔便絮垢。

仁义虱其官,有益国家不?

三叹《商君书》,掩卷重搔首。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