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
《雨》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西北云肤起,东南雨足来。

灵童出海见,神女向台回。

斜影风前合,圆文水上开。

十旬无破块,九土信康哉。

(0)
翻译
西北的天空乌云翻滚,东南方的雨势充沛。
仙童从海中显现,女神从神台上返回。
斜阳的光影在风中交织,水面荡漾着圆形的波纹。
连续十个月没有灾祸,九州大地安宁祥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和煦春雨的景象,通过对云、雨、光影等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诗人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雨后清新的景色,以及雨水滋润万物的情境。

“西北云肤起”一句,通过“肤”字形容云的细腻,传递了云层渐起的柔和感。紧接着,“东南雨足来”则描绘出雨从东南方向来临,并且是大到充沛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灵童出海见,神女向台回”,诗人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如“灵童”和“神女”,增添了一种超自然的色彩。这里可能暗示着雨后的景象如同仙境一般美好。

“斜影风前合,圆文水上开”则是对光线与水面的艺术性描绘。“斜影”指的是雨后斜阳的影子,而“圆文水上开”则可能是形容水面上的波纹或是荷叶之类的自然景象。

最后两句,“十旬无破块,九土信康哉”,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写,传达了雨后的土地得到滋润、万物复苏的场景。“十旬”通常指的是十天,而“九土”则是泛指广阔的大地。这里表达了一种自然界在春雨滋润下恢复生机的喜悦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雨后清新的自然美景,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由内而外的宁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致政运使直阁朱公挽词三首·其三

老脱尚方舄,门悬刺史车。

真成弃竹马,直欲换金鱼。

岁事千头橘,生涯万卷书。

流芳知未艾,兰玉满阶除。

(0)

东坡先生与蒋魏公游最善宣卿侍郎蓄东坡诗文自公始也心慕手追遂入于室某尝赋景坡堂诗宣卿谓余知音者遂标藏之椟中比守吴门治有状玺书褒进待制敷文阁某驰小舟往贺宣卿出诗三章见属句法华妙为一时绝唱有云正索解人那复得其谁知我固无从此真东坡语也辄次韵书于卷末·其一

家声籍籍冠中州,健笔纵横贯九流。

三世祖孙吴郡牧,两朝人物山亭侯。

颙卬自快披云睹,衰陋空遗倚玉羞。

便恐追锋天上去,不辞投辖为公留。

(0)

题惠声伯溪亭

小槛大红直欲然,乔林老翠自生烟。

云萝属地青霞帔,雨筴填沟赤仄钱。

折柳贯鱼初受钓,解龟挽酒看垂莲。

便须秉烛追良夜,花减春归又一年。

(0)

都统刘侯筑新第不居供佛其中号布金庵遣骑入泉南迎山老主之

群魔起为祟,百堵掀作灰。

那闻五花叶,但见一莓苔。

将军道南宅,万础蟠金堆。

天瑞黄鹤下,地涌青莲开。

老仙逃僧去,大士问疾来。

龙天拥猊坐,百蛮奋春雷。

(0)

寄题四明吴协拙轩二首·其一

分寸跻攀曳九牛,一锥无地拙于鸠。

穿针结缕非吾事,不上天孙乞巧楼。

(0)

喜陈绍曾至

雨苔荒径石,风叶拥门衡。

破甑渠能顾,虚舟任自横。

烛残无共影,谷应有同声。

试问门前辙,多应是友生。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