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澹无营,閒步郭北隅。
四野一何旷,仰见秋云徂。
微风动萧林,残晖息远墟。
忽然霞气新,散绮照轻裾。
高歌以忘忧,薄言返故庐。
出门澹无营,閒步郭北隅。
四野一何旷,仰见秋云徂。
微风动萧林,残晖息远墟。
忽然霞气新,散绮照轻裾。
高歌以忘忧,薄言返故庐。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漫步于郊外的宁静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首句“出门澹无营”,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出外并无目的,只是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接着,“闲步郭北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行踪,选择远离尘嚣的角落,寻找内心的平静。
“四野一何旷,仰见秋云徂”两句,诗人抬头望向广阔的田野,只见秋云缓缓飘过,既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灵与淡泊。随后,“微风动萧林,残晖息远墟”描绘了微风吹拂着萧瑟的树林,夕阳余晖洒在远处的村落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忽然霞气新,散绮照轻裾”则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霞光初现,如同织锦般铺展在空中,映照在诗人的衣裙上,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最后,“高歌以忘忧,薄言返故庐”表达了诗人通过歌唱来排遣心中的忧愁,最终回归到熟悉的家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安宁。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传达了在喧嚣生活中寻得宁静与自我慰藉的主题。
昨夜足拳三尺铁,长安马上髯如雪。
忽闻人从长安来,披衣不待柴门开。
紫裘半醉别燕市,家君可有家书裁。
吾知书中不得意,小凤霜折抟风翅。
客囊羞涩布袍单,红签逐套平安字。
写时雁渡湘江水,到时水落芙蓉死。
便令历历道分明,往事蚤隔三千里。
天长日短归不归,愁心乱逐孤篷飞。
先皇诸将何其雄,君家大人国士风。
赐钱留起嫖姚第,诏宴数入兰台宫。
五云忽变石城气,七校亲随万乘东。
当年带砺山河在,四海车书日月通。
侍从敢闻潜邸事,朝廷竟录代来功。
此时十岁羽林孤,跃马能弯两石弧。
汉主临轩求故剑,承恩一拜执金吾。
生成燕颔宁辞武,得奉龙颜不羡儒。
三提卤簿陪陵寝,再护楼船下郢都。
禁中自失张安世,天上还看周亚夫。
会日苦少别日多,为君盛年行蹉跎。
忧来援琴聊短歌,羽声慷慨调不和。
悲风四起扬尘沙,浮云摧颓互相加。
人生奄忽若春华,谁家客游常无家。
中曲不觉泪滂沱,揽衣出户夜如何。
众星历历月低河,鸿雁嗷嗷鸣相过,欲往从之畏蔚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