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中都故人》
《寄中都故人》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千山叠叠高入天,中有缥缈之神仙。

壁立烟容风虎卧,林深洞启云龙潜。

长安诗翁有健笔,蜀道客子无新篇。

尺书万里寄天远,万一故人曾我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dōurén
sòng / yuánshuōyǒu

qiānshāndiédiégāotiānzhōngyǒupiǎomiǎozhīshénxiān

yānróngfēnglínshēndòngyúnlóngqián

chángānshīgōngyǒujiànshǔdàoxīnpiān

chǐshūwàntiānyuǎnwànréncénglián

翻译
连绵的群山高耸入云天,其中有如仙境般的仙人。
峭壁上云雾缭绕,仿佛风虎静卧,深深的树林中隐藏着洞穴,如同云龙潜伏。
长安的诗人翁有一支健硕的笔,而蜀道的旅人却没有新的创作。
我想要寄出一封千里之外的书信,寄托到遥远的天边,只希望老朋友能偶尔想起我、怜惜我。
注释
千山:众多高山。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神仙:神话中的仙人。
壁立:峭壁直立。
烟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风虎:比喻风的形状或力量。
林深:树林幽深。
洞启:洞穴开启。
云龙:云中的龙,象征神秘力量。
诗翁:擅长写诗的老人。
健笔:有力的文笔。
蜀道:古代四川的道路,艰险难行。
新篇:新的诗篇。
尺书:短笺,古时常用尺简书写。
天远:遥远的天际。
故人:老朋友。
曾我怜:曾经怜悯过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川景象,诗人以千山入天的雄浑气势开篇,暗示了神仙居住的超凡世界。接着,他通过"壁立烟容风虎卧"和"林深洞启云龙潜",形象地刻画了山峰如壁、烟雾缭绕,以及深林幽洞中潜藏的祥瑞之气。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中都故人的深深怀念。

然而,尽管身处蜀道,远离长安,诗翁袁说友却无法抑制对故人的思念,只能借助尺素书信寄托千里之外的深情。他期待着这封信能飞越万水千山,传达他的思念之情,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希望故人能理解并怜惜他的心意。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理想与现实交织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挂念。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闻昔岭事哭奠理斋四兄·其一

欃枪纷芒未扫除,军书旁午敢宁居。

风尘出塞心偏壮,雪岭当关粟广储。

行役不堪陟屺岵,论功还冀改门闾。

回头欲问从前事,不若逍遥赋子虚。

(0)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三题爱吟稿思有所和

爱吟当日有尧夫,遗韵流风起后儒。

安乐窝中如是尔,风尘道上亦然乎。

蜀山立马云开锦,辽水垂钩月映芦。

相望天涯唯赠答,阳春此和岂能无。

(0)

忆癸酉春夏与奉峨兄读书于城南之保安寺甚自得也时有秦先生者山东快士喜堪舆精占卜聚谈者屡遂订交焉今日各有所就而风流云散如此追感不胜惘惘因赋绝句九首呈奉峨兄·其五

碧桃红杏紫丁香,解作芬芳润帙缃。

最喜催诗一夜雨,兴来齐上悟禅房。

(0)

杂兴十五首·其九

一自归来别等侪,村居真不负青鞋。

烟波浩荡堪怡性,云物鲜新任放怀。

多为乡邻斟浊酒,不思门第植高槐。

北窗倦息开书卷,自取诗篇削不谐。

(0)

杂兴十五首·其三

濯足清流踞石矼,沿溪聊复觅香茳。

融融天气云生片,漠漠林烟鸟去双。

草径逢人行且语,寺钟隔树止还撞。

閒情于世知无益,叵耐诗魔未肯降。

(0)

长相思二首·其二

画楼高。画船摇。君领琵琶侬领箫。双鬓互见招。

茗能浇。药能烧。别有今生清课饶。他生要福销。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