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董显之留西湖韵》
《和董显之留西湖韵》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开门喜得故人音,访我浮生一旅亭。

老大区区惊岁月,功名落落负簪缨。

有谁知己头空白,举世如君眼独青。

羡子百篇诗在手,湖山相望不胜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ǒngxiǎnzhīliú西yùn
sòng / yuánshuōyǒu

kāiménrényīn访fǎngshēngtíng

lǎojīngsuìyuègōngmíngluòluòzānyīng

yǒushuízhītóukōngbáishìjūnyǎnqīng

xiànbǎipiānshīzàishǒushānxiāngwàngshèngqíng

翻译
打开门迎接老朋友的声音,他来到我这漂泊生涯的小屋。
年华已老,感叹时光匆匆,功名未竟,失落了官帽和玉簪。
谁能理解我内心的空虚,世间纷扰,唯你目光如青天般清澈。
羡慕你手中握有无数佳作,遥望湖光山色,心中情感难以言表。
注释
故人:老朋友。
浮生:指短暂而无常的人生。
区区:谦辞,形容自己平凡。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象征功名。
知己:了解并理解自己的人。
青:形容颜色清新,此处比喻眼光清澈。
诗在手:指拥有丰富的创作才华。
湖山相望:借景抒情,湖光山色与诗人遥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和董显之留西湖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来访的喜悦,以及对时光流逝、功名未竟的感慨。"开门喜得故人音"描绘了重逢的惊喜,"访我浮生一旅亭"则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不定。"老大区区惊岁月,功名落落负簪缨"流露出对岁月匆匆和仕途失意的感叹。诗人自问知己几何,唯有董显之能理解他的心境,"有谁知己头空白,举世如君眼独青"表达了对知音的珍视。最后,诗人羡慕朋友才华横溢,手中有佳作,而自己只能在湖山相望中寄托情感,"羡子百篇诗在手,湖山相望不胜情"流露出淡淡的羡慕与深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沉,展现了友情与人生哲理的交织。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插秧歌

农夫戢戢清波阔,秧稻茸茸森石发。

父儿呼唤手拔齐,千把万把根连泥。

四更乘月躅陇陌,晓烟渐散东方白。

归来吃得饭一盂,担到田头汗似珠。

蹲身擘丛种入土,不问朝昏与亭午。

肌肤剥裂肉起皮,烈日才阴又风雨。

秋收幸值岁稍丰,谷贱无钱私债重。

连忙变转了官赋,霜雪冻饿愁穷冬。

吁嗟四民天地间,服田力穑良独艰。

寄言安坐西方辈,汝饱不惭吾厚颜。

(0)

董岭水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

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

(0)

长安卧病秋夜言怀

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

风清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

楚客病来乡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

(0)

变律·其二

毒蜂成一窠,高挂恶木枝。

行人百步外,目断魂亦飞。

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

右手持金丸,引满无所疑。

一中纷下来,势若风雨随。

身如万箭攒,宛转迷所之。

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

(0)

投长沙裴侍郎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0)

春日江村五首·其一

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艰难贱生理,飘泊到如今。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