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压双溪,月满千门,气象峥嵘。
□乡村父老,踏歌旧曲,闾阎小子,弦诵新声。
鸡犬无惊,桑麻如画,酷似驱车过武城。
谁为此,事鲁人姬姓,公旦云仍。欲知政理功成。
吾父母、斯民只至诚。
太夫人九十,板与春暖,公年六十,彩袖风轻。
富贵康宁,天公赋予,老去功名照汗青。
祈公处,□人间霖雨,天上文星。
花压双溪,月满千门,气象峥嵘。
□乡村父老,踏歌旧曲,闾阎小子,弦诵新声。
鸡犬无惊,桑麻如画,酷似驱车过武城。
谁为此,事鲁人姬姓,公旦云仍。欲知政理功成。
吾父母、斯民只至诚。
太夫人九十,板与春暖,公年六十,彩袖风轻。
富贵康宁,天公赋予,老去功名照汗青。
祈公处,□人间霖雨,天上文星。
这首元代李孝光的《沁园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开篇“花压双溪,月满千门”展现了繁花盛开、月色皎洁的夜晚,烘托出一种庄重而生机勃勃的气象。“乡村父老踏歌旧曲,闾阎小子弦诵新声”描绘了村民们的欢乐活动,既有传统的歌舞,又有新一代的读书声,显示出文化的传承与活力。“鸡犬无惊,桑麻如画”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富饶,如同孔子当年游历的武城一般和谐。
接着,诗人将这种政绩归功于“鲁人姬姓,公旦云仍”的儒家传统,暗示地方官员治理有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对父母的赞美尤为感人,“太夫人九十,板与春暖,公年六十,彩袖风轻”,体现出家庭和睦,老人长寿的幸福画面。最后,诗人祝愿这位官员能像天公赐予富贵康宁一样,晚年功名永载史册,成为人间的霖雨和天上的文星,寓意其德政深入人心,光照千古。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赞美地方官德政、歌颂乡村安宁与和谐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植物之中竹难写,故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
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
兄弟唯二人,远别恒苦悲。
今春自巴峡,万里平安归。
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
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忧念两消释,如刀断羁縻。
身轻心无系,忽欲凌空飞。
人生苟有累,食肉常如饥。
我心既无苦,饮水亦可肥。
行简劝尔酒,停杯听我辞。
不叹乡国远,不嫌官禄微。
但愿我与尔,终老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