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其一》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其一》全文
唐 / 陈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髣髴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

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

(0)
注释
髣髴:仿佛,好像。
三株:三棵。
植:种植。
世间:世间万物。
风光:景色,风光。
满地:遍布大地。
赤城:赤壁或者赤城山,这里指代一个地方。
闲:悠闲,宁静。
无因:没有机会。
秉烛:手持蜡烛照明。
看:观赏。
奇树:奇异的树木。
长伴:长久陪伴。
刘公:可能指代某位姓刘的人物。
醉玉山:沉迷于美景如醉,玉山可能指代美酒或美景。
翻译
仿佛有三株奇特的植物生长在世间
满地的风光让赤城显得格外悠闲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作品,名为《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其一)》。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寄托。

“髣髴三株植世间”,这里的“髣髴”指的是一种形状奇特、姿态各异的树木,可能是刺桐或者其他形态独特的植物。诗人用“三株”来强调这些树木的稀有与独特,它们似乎是自然界中特别的存在,植根于这个世间。

“风光满地赤城闲”,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风光”指的是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微风,而“满地”则表明这种美好的景象无处不在。这里的“赤城”可能是指泉州的一处名胜,或者只是一个泛指的名字,用以增强诗意的画面感。而“闲”字,则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绪,似乎时间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变得无关紧要。

“无因秉烛看奇树”,这一句中,“无因”意味着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出于对这些奇特树木的喜爱和好奇。诗人手持蜡烛,仔细观察着这些树木,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长伴刘公醉玉山”,这里的“刘公”可能是诗人在泉州期间交往的一位朋友,而“玉山”则可能是指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诗中的“长伴”表达了诗人与这位朋友以及这片美丽自然环境之间悠久且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刺桐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怀和他对友谊、自然之美的珍视。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于美好事物长久陪伴的渴望。

作者介绍
陈陶

陈陶
朝代:唐   号:三教布衣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生辰:约公元812—约885年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
猜你喜欢

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其一

杰阁风声响海潮,不胜寒处近层霄。

云邀暮色归山寺,虹挟秋光落野桥。

仄径无人支卧柏,清泉终古浸单椒。

自怜蒲柳凋零易,济胜常扶瘦沈腰。

(0)

杂诗·其九

山霤可穿石,井绠可断干。

渐靡使之然,由来非一旦。

悟兹损益理,道揆有同贯。

积德日以明,积慝日以暗。

寸阴当是惜,勿生玩愒叹。

(0)

示孙作

头角峥嵘已长成,之无未识漫咿嘤。

烝尝学拜随人后,枣栗分甘慰我情。

欲勖箕裘愧弓冶,愿无灾难莫公卿。

城南数亩堪勤力,尔牧黄牛尔父耕。

(0)

清明后十日陈古华农部招同秦小岘舍人邵荻香徐郎斋两孝廉小饮肄书次小岘韵·其二

金谷诗成罚不遵,饮惟文字亦翻新。

三条烛尚留吾辈,百尺楼应卧此人。

日下莺催长短曲,雪中花蕴浅深春。

闰桐准放韶光驻,展禊何妨待浃辰。

(0)

清化驿早行

兰江渡后又涔河,复岭重冈策马过。

蟋蟀咽凉秋思早,棕榈战叶晓风多。

萍花一亩分鸥鹭,松径千山暗薜萝。

我欲扬舲问湘浦,大江渺渺洞庭波。

(0)

金州道中

此处溪山好,遨游岂偶然。

奇峰盘曲涧,怪石漱流泉。

白漾空中瀑,青窥洞里天。

磨厓堪作记,绝似语溪边。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