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内家称画竹,文苏响断谁能续。
后有房山与蓟邱,笔端写尽潇湘玉。
君家此本属何人,一竿独立淇川麓。
凛然节操凌冰霜,岁晚佳人在空谷。
天寒彩凤不来栖,日暮烦谁伴贞独。
宣和内家称画竹,文苏响断谁能续。
后有房山与蓟邱,笔端写尽潇湘玉。
君家此本属何人,一竿独立淇川麓。
凛然节操凌冰霜,岁晚佳人在空谷。
天寒彩凤不来栖,日暮烦谁伴贞独。
这首诗描绘了风中竹子的坚韧与孤独之美。诗人以“宣和内家称画竹”开篇,借古喻今,表达了对竹子艺术表现的高度评价。接着,“文苏响断谁能续”一句,暗含对后世能续前人之韵者难寻的感慨。
“后有房山与蓟邱,笔端写尽潇湘玉”,诗人提到房山和蓟丘两位画家,赞美他们能够将竹子的神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同潇湘之玉一般珍贵。接下来,“君家此本属何人,一竿独立淇川麓”两句,转向对眼前这幅竹画的主人身份的疑问,同时描绘出竹子独自站立在淇水之畔的景象,充满了孤高与清冷的气息。
“凛然节操凌冰霜,岁晚佳人在空谷”则进一步赞颂竹子不畏严寒、坚守节操的精神,将其比作在空谷中等待佳人的女子,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品质。最后,“天寒彩凤不来栖,日暮烦谁伴贞独”两句,通过彩凤不来栖息和日暮时分无人相伴的场景,再次强调了竹子的孤独与高洁,同时也暗示了竹子虽孤独却自守其贞洁的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结交可一不可二,前有难兄后难弟。
而兄于我知最深,彼此忘年仗声气。
相逢恰在闹场中,目送蜚鸿薄权贵。
老人自号黄石公,孺子可教将无同。
稠中肝胆笑相许,高谈四座生酸风。
一朝聚散如反手,旧游零落悲秋蓬。
郢人已死不足道,匠石运斤身已老。
粉碎虚空不自知,前路生涯半枯槁。
后来见弟如见兄,不堪回首伤怀抱。
羡君好善不好钱,羡君买书不买田。
三世遗编重检校,两朝文献推丹铅。
枣梨价重长安纸,缣缃擎出归经筵。
膝下佳儿今叔度,执简趋庭穷典故。
相将邺架绍箕裘,惆怅桑榆歌薤露。
手泽长留万古心,酸风摧折三珠树。
玉楼命驾弟从兄,华萼追欢向九京。
穗帐银灯吊孤影,山阳铁笛呜呜鸣。
茂陵他日求遗草,缑岭何年返晋笙。
我在东林林下住,白社先推贤地主。
溪边无复过蓝舆,池上花开怅延伫。
因君念我意中人,碧血丹心半尘土。
黄粱已熟人未醒,唤起二难相对语。
《挽黄广思》【明·成鹫】结交可一不可二,前有难兄后难弟。而兄于我知最深,彼此忘年仗声气。相逢恰在闹场中,目送蜚鸿薄权贵。老人自号黄石公,孺子可教将无同。稠中肝胆笑相许,高谈四座生酸风。一朝聚散如反手,旧游零落悲秋蓬。郢人已死不足道,匠石运斤身已老。粉碎虚空不自知,前路生涯半枯槁。后来见弟如见兄,不堪回首伤怀抱。羡君好善不好钱,羡君买书不买田。三世遗编重检校,两朝文献推丹铅。枣梨价重长安纸,缣缃擎出归经筵。膝下佳儿今叔度,执简趋庭穷典故。相将邺架绍箕裘,惆怅桑榆歌薤露。手泽长留万古心,酸风摧折三珠树。玉楼命驾弟从兄,华萼追欢向九京。穗帐银灯吊孤影,山阳铁笛呜呜鸣。茂陵他日求遗草,缑岭何年返晋笙。我在东林林下住,白社先推贤地主。溪边无复过蓝舆,池上花开怅延伫。因君念我意中人,碧血丹心半尘土。黄粱已熟人未醒,唤起二难相对语。
https://shici.929r.com/shici/T9pPAdt.html
大人先生生何年,乃在无始之始,先天之先。
尘尘刹刹万万古,天荒地老神独全。
中间要妙言不传,我纵言之玄又玄。
宇宙广广,人处一焉。生人林林,公处一焉。
四大假合,二气循环。
凡夫百岁如土偶,婴儿十月成金仙。
当知前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鼻祖。
今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儿孙。
儿孙落地持门户,自辟玄风建旗鼓。
读书只读五千言,悟后明明无一语。
柱下翁,函关吏,异世同堂应见许。
何况圣人在东鲁,在西土,亦应著眼交相觑。
先生得诀早归来,万象森森日亭午。
灵台双阙回霄壤,玄牝重门锁风雨。
未雨何龙,不风何虎,却笑顽仙守三五。
十年一握九还丹,达者视之如腐鼠。
岂知大药有真传,本来妙道无今古。
长生学就即无生,元气养成为气母。
道人本是道中人,少壮蹉跎今晚暮。
底事无成奈若何,日夕空山坐枯树。
树头老眼难见人,眼中之人道中蠹。
年来始识罗先生,一日相知两相慕。
如公方是学仙人,嗤杀秦皇与汉武。
《赠罗炼师》【明·成鹫】大人先生生何年,乃在无始之始,先天之先。尘尘刹刹万万古,天荒地老神独全。中间要妙言不传,我纵言之玄又玄。宇宙广广,人处一焉。生人林林,公处一焉。四大假合,二气循环。凡夫百岁如土偶,婴儿十月成金仙。当知前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鼻祖。今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儿孙。儿孙落地持门户,自辟玄风建旗鼓。读书只读五千言,悟后明明无一语。柱下翁,函关吏,异世同堂应见许。何况圣人在东鲁,在西土,亦应著眼交相觑。先生得诀早归来,万象森森日亭午。灵台双阙回霄壤,玄牝重门锁风雨。未雨何龙,不风何虎,却笑顽仙守三五。十年一握九还丹,达者视之如腐鼠。岂知大药有真传,本来妙道无今古。长生学就即无生,元气养成为气母。道人本是道中人,少壮蹉跎今晚暮。底事无成奈若何,日夕空山坐枯树。树头老眼难见人,眼中之人道中蠹。年来始识罗先生,一日相知两相慕。如公方是学仙人,嗤杀秦皇与汉武。
https://shici.929r.com/shici/IjL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