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谈玄已有名,吾山特地涉途程。
虽云法眼无瑕翳,争奈真人掩耳听。
参学须参真心匠,合头须诈不劳聆。
此来更欲寻师去,决至应当暂改形。
道友当年深契会,老僧今日苦叮咛。
特报水云知识道,半秋孤月落花亭。
京口谈玄已有名,吾山特地涉途程。
虽云法眼无瑕翳,争奈真人掩耳听。
参学须参真心匠,合头须诈不劳聆。
此来更欲寻师去,决至应当暂改形。
道友当年深契会,老僧今日苦叮咛。
特报水云知识道,半秋孤月落花亭。
这首诗是唐代禅宗诗人择禅师所作的《因道吾指夹山寻师颂》。诗中以京口谈玄为引子,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佛法的决心和对真正佛法的追求。诗中提到“法眼无瑕翳”,意指佛法的洞察力如同明镜一般,能照见事物的本质,而“真人掩耳听”则暗示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阻挠或误解。
接着,诗人提出“参学须参真心匠,合头须诈不劳聆”,强调了学习佛法应以真心为师,不应依赖表面的形式或他人的讲解。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再次前往寻找师父,决心改变自己的形态,以求得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诗中还提到了与道友的深厚情谊以及老僧的叮咛,体现了禅宗修行中师徒之间的相互扶持和传承精神。结尾处“特报水云知识道,半秋孤月落花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对佛法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和对修行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同时也体现了禅宗文化中重视内心体验和师徒传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