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巢父井三绝·其一》
《巢父井三绝·其一》全文
唐 / 韩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巢由终古洒清风,四海轻脱屣徙中。

留此一泓来者见,蜗牛角上少争雄。

(0)
鉴赏

这首诗《巢父井三绝(其一)》由唐代诗人韩琮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巢父井的历史与象征意义。

首句“巢由终古洒清风”,以“巢由”指代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他们以清高自许,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里的“洒清风”不仅形容了他们生活的环境清幽,更寓意着他们的精神境界如同清风一般纯净、高洁。整句通过“终古”二字强调这种清风般的高尚品质是永恒不变的,体现了对古代隐士精神的崇敬与赞美。

次句“四海轻脱屣徙中”,进一步描述了巢父和许由的超然态度。他们不为世俗的荣华所动,轻易地放弃了官场的权位,选择隐居山林,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的“四海”泛指天下,而“脱屣”则是比喻放弃官职,形象地展现了两位隐士的决绝与洒脱。

后两句“留此一泓来者见,蜗牛角上少争雄。”则将巢父井作为历史的见证,它静静地存在,让后来的人们得以窥见两位隐士的精神世界。同时,“一泓”既指井水之深,也暗喻了隐士精神的深远与持久。最后,“蜗牛角上少争雄”则以微小的蜗牛角比喻世间的纷争与得失,强调了在隐士眼中,这些世俗的争斗显得微不足道,体现了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巢父井及其背后故事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精神的敬仰,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韩琮

韩琮
朝代:唐   籍贯:后历中书舍   生辰:858

韩琮: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指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同名清朝官员。
猜你喜欢

曲阜晚眺和朱竹垞韵

孔庭释菜后,携客步莓苔。

牺象汤孙彻,金丝鲁殿开。

牲碑工拓就,蓍草马驮回。

愧少《春秋》癖,言旋罢讲台。

(0)

仙娥溪

川回大壑雨冥冥,十里嵯峨拱翠屏。

溪水桃花流不尽,仙娥山外数峰青。

(0)

送孙无言归黄山歌兼示王西樵彭鸿叟

甲辰十月游旧京,萧条旅宿闻尔名。

方龚悃款为陈说,慷慨结客楼君卿。

长贫不妨用我法,久客毋乃非人情。

故乡本在黄山下,老松奇石形堪诧。

茅堂豁閜无纤埃,末俗尘鞿此焉谢。

谁写三十二奇峰,长歌短调风人风。

健笔摩空洵奇绝,骊珠出袖光熊熊。

少嬉草市乡,遥对溪南口。

山径蓝舆古渡船,止压归囊诗万首。

朅来同泛西湖水,每忆黄山如梦里。

酒楼长醉杜樊川,丹炉休觅容城子。

劝尔迟行姑且留,仍教大隐栖邗沟。

山中故人达书问,赤箭黄精犹可求。

(0)

人日同友人游阏伯台因过草寺归留小饮

今岁今时春早回,绝怜晴日净纤埃。

遥青欲起梁王苑,古寺争驰阏伯台。

茗碗空郊开士灶,梅花小榻故人杯。

还看淑气深相引,次第群芳杖底催。

(0)

春日过桐庐晤张无近

离情犹忆蓟门花,邂逅津楼感鬓华。

绣岭春深红乐润,晴江涨后白鸠斜。

迟迟拄笏看朝爽,历历挥弦对晚霞。

为问桐君仙宇近,玉潭几处满丹砂。

(0)

西溪小筑

卜居西郭半村中,几曲清溪一棹通。

度壑钟声萧寺外,穿林塔影小楼东。

树因初植偏宜雨,竹自新移却畏风。

倦起偶来松下坐,农歌处处属年丰。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