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坂三秦望,游人万里悲。
何关呜咽水,自是断肠时。
风高黄叶散,日下白云滋。
怅望东飞翼,忧来不自持。
陇坂三秦望,游人万里悲。
何关呜咽水,自是断肠时。
风高黄叶散,日下白云滋。
怅望东飞翼,忧来不自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陇坂之上,远眺三秦大地,心中涌起无尽的离愁别绪。首联“陇坂三秦望,游人万里悲”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情感基调,诗人身处辽阔的陇坂之上,遥望远方的三秦之地,心中不禁生出深深的离别之悲。颔联“何关呜咽水,自是断肠时”进一步深化情感,将眼前的流水比作呜咽之声,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而这种哀伤正是诗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痛楚。
颈联“风高黄叶散,日下白云滋”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氛围。高风中黄叶纷飞,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夕阳下的白云滋生,则给人一种既孤独又壮阔的感觉,仿佛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广阔。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也暗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尾联“怅望东飞翼,忧来不自持”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望着天空中的飞鸟,似乎在寄托自己的思绪与愿望,但内心的忧愁却难以自抑,无法摆脱。这一句以景结情,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感慨,也是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深刻揭示,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立体。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一个游子在远离家乡、面对广阔天地时的孤独、忧郁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