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宝峰麓,占地宽一弓。
梵放殷青冥,与峰相长雄。
鬼域何方来,包举归提封。
楼钟不敢鸣,僧趋邻寺钟。
径也铁石姿,直欲笺天公。
天高不可叫,虎豹守九重。
六年长安道,往来如飞蓬。
云开日正杲,死草生华风。
青山复入手,尽埽狐兔踪。
鱼鼓发新响,松桂还旧容。
掘地寻泉源,锄荒理菊丛。
桃李一家春,万古无异宗。
玉色十丈煇,秀润净磨砻。
大书付谁氏,千载深居翁。
他年来读碑,病眼摩朦胧。
为碑三夕留,卧听寒岩松。
西苑宝峰麓,占地宽一弓。
梵放殷青冥,与峰相长雄。
鬼域何方来,包举归提封。
楼钟不敢鸣,僧趋邻寺钟。
径也铁石姿,直欲笺天公。
天高不可叫,虎豹守九重。
六年长安道,往来如飞蓬。
云开日正杲,死草生华风。
青山复入手,尽埽狐兔踪。
鱼鼓发新响,松桂还旧容。
掘地寻泉源,锄荒理菊丛。
桃李一家春,万古无异宗。
玉色十丈煇,秀润净磨砻。
大书付谁氏,千载深居翁。
他年来读碑,病眼摩朦胧。
为碑三夕留,卧听寒岩松。
这首宋诗描绘了西苑宝峰麓的壮丽景色和禅寺的宁静氛围,以及诗人对友人西苑径上人(上人是佛教对僧人的尊称)的深深敬意。首句“西苑宝峰麓”点明地点,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山峰的雄伟和寺庙的庄重,暗示佛法宏大,超越世俗。诗人感叹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以及时间在人世间的流转,“六年长安道,往来如飞蓬”,表达了诗人自己漂泊的经历。
“云开日正杲,死草生华风”象征着希望和生机,暗示友人深居之处的转变与新生。诗人期待友人能像青山般重获新生,清除杂乱,恢复松桂的原貌。“掘地寻泉源,锄荒理菊丛”展现了友人勤劳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诗人以“桃李一家春,万古无异宗”表达对佛法普照众生的信念,以及对友人品德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寓言式的表达,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佛法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士忧行不脩,不忧禄不及。
之子久好学,何患名未立。
圣时开贤科,子独不肯入。
固非远仕进,服期难赴集。
南归慰亲颜,道路正暑湿。
悠悠几千里,赤日薄行笠。
暂憩青林下,赖有寒泉汲。
漱齿去尘埃,土风须渐袭。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
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
渭城人唱罢,羌管愁吹处。
江上定多闲,疏阴就箕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