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忧行不脩,不忧禄不及。
之子久好学,何患名未立。
圣时开贤科,子独不肯入。
固非远仕进,服期难赴集。
南归慰亲颜,道路正暑湿。
悠悠几千里,赤日薄行笠。
暂憩青林下,赖有寒泉汲。
漱齿去尘埃,土风须渐袭。
士忧行不脩,不忧禄不及。
之子久好学,何患名未立。
圣时开贤科,子独不肯入。
固非远仕进,服期难赴集。
南归慰亲颜,道路正暑湿。
悠悠几千里,赤日薄行笠。
暂憩青林下,赖有寒泉汲。
漱齿去尘埃,土风须渐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白秀才福州省亲》,诗中表达了对白秀才的赞赏和关心。首句“士忧行不脩,不忧禄不及”,称赞白秀才品行高尚,即使仕途不显赫也不忧虑待遇问题。接着,“之子久好学,何患名未立”赞扬他的好学精神,认为他名声自会树立。
然而,白秀才选择留在家乡陪伴亲人,不愿轻易离开,“圣时开贤科,子独不肯入”,反映出他对家庭的深情厚意。他并非不愿进取,而是因为服丧期间难以参加科举。“南归慰亲颜”四句描绘了秀才在炎热的夏日踏上漫长旅途,只为安慰家人的场景,表现出他的孝心。
最后两句“暂憩青林下,赖有寒泉汲”写他在路途中暂作休息,以山泉漱口清洁,适应当地的气候。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白秀才的品格与孝顺,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