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受苏卿节,还乘博望槎。
金章龟伏纽,紫诰凤盘花。
明主亲颁命,藩臣敬拜嘉。
宁烦遣荀彘,环海久为家。
已受苏卿节,还乘博望槎。
金章龟伏纽,紫诰凤盘花。
明主亲颁命,藩臣敬拜嘉。
宁烦遣荀彘,环海久为家。
这首诗是明代王汝玉所作的《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一)中的一节,通过“已受苏卿节,还乘博望槎”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即将出使朝鲜的通政寺丞章有常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
“已受苏卿节”,这里借用了汉代苏武持节出使匈奴的典故,象征着章有常将肩负重任,远赴异域,如同苏武一样,坚韧不拔,忠诚于国家。“还乘博望槎”,则引用了张骞出使西域时,曾乘槎而行的传说,暗喻章有常此行将像张骞一样,开拓新境,为国效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出使者的形象,也寄托了诗人对其使命的期许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金章龟伏纽,紫诰凤盘花”两句,以金章和紫诰作为使者身份的象征,金章上的龟纽和紫诰上的凤凰图案,既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也寓意着使者们将如凤凰般展翅高飞,传递和平与友谊的信息。同时,这些细节也展现了明朝宫廷的礼仪之盛,以及对出使官员的高度重视。
“明主亲颁命,藩臣敬拜嘉”则表达了对皇帝亲自下旨派遣使者,以及藩臣(地方官员)对这一行动的尊敬和赞赏。这不仅是对章有常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整个外交行动的肯定,体现了朝廷对于对外关系的重视和对出使人员的信任。
最后,“宁烦遣荀彘,环海久为家”两句,以荀彘(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驱邪避害)来比喻使者,表达了对他们的安全与成功的祝福。同时,“环海久为家”则暗示了朝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近邻,强调了两国之间的长久友好关系,预祝使者们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完成使命,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使场景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运用,表达了对章有常出使朝鲜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明代对于外交活动的重视以及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高度责任感。
学富胸襟,才名擅、菊潭第一。
都缘是、文星在命,光联南极。
已向九霄横鹗荐,词场独步花生笔。
况而今、好事又相逢,趋朝急。增喜气,眉黄色。
须还做,陇头客。且今朝满泛,寿觞琼液。
自昔箕畴称五福,惟公兼备真难得。
看明朝、夺取锦标归,头方黑。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
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
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
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
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
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
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失子将何尤,吾将上尤天。
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
彼于女何有,乃令蕃且延。
此独何罪辜,生死旬日间。
上呼无时闻,滴地泪到泉。
地祇为之悲,瑟缩久不安。
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
问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
天曰天地人,由来不相关。
吾悬日与月,吾系星与辰。
日月相噬齧,星辰踣而颠。
吾不女之罪,知非女由因。
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
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鱼子满母腹,一一欲谁怜。
细腰不自乳,举族常孤鳏。
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
蝮蛇生子时,坼裂肠与肝。
好子虽云好,未还恩与勤。
恶子不可说,鸱枭蝮蛇然。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上圣不待教,贤闻语而迁。
下愚闻语惑,虽教无由悛。
大灵顿头受,即日以命还。
地祇谓大灵,女往告其人。
东野夜得梦,有夫玄衣巾。
闯然入其户,三称天之言。
再拜谢玄夫,收悲以欢忻。
《孟东野失子》【唐·韩愈】失子将何尤,吾将上尤天。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彼于女何有,乃令蕃且延。此独何罪辜,生死旬日间。上呼无时闻,滴地泪到泉。地祇为之悲,瑟缩久不安。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问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天曰天地人,由来不相关。吾悬日与月,吾系星与辰。日月相噬齧,星辰踣而颠。吾不女之罪,知非女由因。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鱼子满母腹,一一欲谁怜。细腰不自乳,举族常孤鳏。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蝮蛇生子时,坼裂肠与肝。好子虽云好,未还恩与勤。恶子不可说,鸱枭蝮蛇然。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上圣不待教,贤闻语而迁。下愚闻语惑,虽教无由悛。大灵顿头受,即日以命还。地祇谓大灵,女往告其人。东野夜得梦,有夫玄衣巾。闯然入其户,三称天之言。再拜谢玄夫,收悲以欢忻。
https://shici.929r.com/shici/RPBh4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