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
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
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开篇即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光的美好,每一天的春天都比前一天更显精彩。这样的叙述,不仅强调了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也表达了诗人对春日之美的赞赏。
“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这里的“菜羹”指的是春天的蔬菜,“金胜”则是装饰华丽的车马。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在春日里享受美食和参加节庆活动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这两句通过轻柔的春风吹拂树木,使得柳树的颜色愈发鲜明,以及鸟儿在梅花上跳跃而造成花瓣纷飞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感受。
“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听音乐的情境,“东閤”即是宫殿或高楼的意思,这里暗示着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在一个较为高雅的场合。听到美妙的乐曲,诗人感慨万分,觉得哪怕是最擅长和声的人也无法完全表达出春天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通过对春光、物产、节日活动以及音乐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乐的春日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深刻感悟。
磁石引长针,阳燧下炎烟。
宫商声相和,心同自相亲。
我情与子合,亦如影追身。
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
暑摇比翼扇,寒坐并肩毡。
子笑我必哂,子戚我无欢。
来与子共迹,去与子同尘。
齐彼蛩蛩兽,举动不相捐。
惟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身。
生有同室好,死成并棺民。
徐氏自言至,我情不可陈。
整泰坛。祀皇神。精气感。百灵宾。蕴朱火。燎芳薪。
紫烟游。冠青云。神之体。靡象形。旷无方。幽以清。
神之来。光景照。听无闻。视无兆。神之至。举歆歆。
动余心。神之坐。同欢娱。泽云翔。化风舒。嘉乐奏。
文中声。八音谐。神是听。咸洁齐。并芬芳。烹牷牲。
享玉觞。神悦飨。歆礼祀。佑大晋。降繁祉。祚京邑。
行四海。保天年。穷地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