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从来少,绿野超然洗俗埃。
闲出西畴营六槚,胜传南极映三槐。
迎门村妇携儿拜,遮道田翁带犬回。
竞喜鸣珂归旧隐,争如鸥鹭不相猜。
功成身退从来少,绿野超然洗俗埃。
闲出西畴营六槚,胜传南极映三槐。
迎门村妇携儿拜,遮道田翁带犬回。
竞喜鸣珂归旧隐,争如鸥鹭不相猜。
这首宋诗《资政入村造寿器谩赋》是陈宗远所作,诗人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图景,展现了功成名就后归隐田园的恬淡与超然。首句“功成身退从来少”表达了对世人难得淡泊名利、及时归隐的感慨。接着,“绿野超然洗俗埃”写出了主人公在绿色田野中远离尘世喧嚣,心境超脱世俗的境界。
“闲出西畴营六槚”描绘了主人公悠闲地在西边的田地里种植六棵槚树(一种优良的茶树),暗示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而“胜传南极映三槐”则借用了古代官位显赫的象征——三槐,寓意他的德行高洁,连南极之光都为之增辉。
“迎门村妇携儿拜,遮道田翁带犬回”生动描绘了乡亲们对他归来的热烈欢迎,村妇带着孩子前来拜见,田翁牵着狗走在路上,画面温馨而淳朴。最后两句“竞喜鸣珂归旧隐,争如鸥鹭不相猜”表达了主人公对这种与世无争、如鸥鹭般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理想追求。
吾今老矣。好归来、了取青山活计。
甲子一周馀半纪,谙尽人间物理。
婚嫁随缘,田舍粗给,知足生惭愧。
心田安逸,自然绰有馀地。
还是初度来临,葛巾野服,不减貂蝉贵。
门外风波烟浪恶,我已收心无累。
弟劝兄酬,儿歌女舞,落得醺醺醉。
满堂一笑,大家百二十岁。
危楼横枕清江上,两岸碧山如画。
夕烟羃羃,晚灯点点,楼台新夜。
明月当天,白沙流水,冷光连野。
浸栏干万顷,琉璃软皱,打鱼艇、相高下。
何处一声羌管,是谁家、倚楼人也。
多情对景,无言有恨,欲歌还罢。
把酒临筵,阿谁知我,此怀难写。
忍思量后夜,芳容不似,暗尘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