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承友携琴见访》
《承友携琴见访》全文
宋 / 赵友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三尺丝桐太古音,清风明月是知心。

伯牙去后无消息,会见君家契此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yǒuxiéqínjiàn访fǎng
sòng / zhàoyǒuzhí

sānchǐtóngtàiyīnqīngfēngmíngyuèshìzhīxīn

bǎihòuxiāohuìjiànjūnjiāshēn

注释
丝桐: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如古筝或琵琶。
太古音:古老而深远的音乐。
清风明月:自然景象,象征纯洁和永恒。
知心:理解、共鸣的心灵。
伯牙:古代著名的琴师,与钟子期有‘高山流水’之谊。
去后:离开之后。
无消息:没有新的消息或音讯。
契此深:深深契合,心意相通。
翻译
三尺丝桐弹奏出古老的旋律
清风明月如同知己般陪伴
鉴赏

这首诗名为《承友携琴见访》,作者赵友直是宋代文人。诗中以"三尺丝桐太古音"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朋友带来的古琴,音质古老而纯净,暗示着高雅的艺术气息。接着,"清风明月是知心"进一步表达了琴音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琴与主人之间的心灵契合,如同清风明月般纯洁而深厚。最后两句"伯牙去后无消息,会见君家契此深",借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说明在伯牙之后能遇到如此懂琴之人实属难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音乐造诣的赞赏和两人友情的珍视。整首诗以琴为媒介,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与共鸣。

作者介绍

赵友直
朝代:宋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 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赐游东苑诗九章·其一斋宫

严严斋居,清庙之侧。高明澄肃,靡雕靡饰。

帝时恭默,对越秉诚。有赫鉴观,锡祚万龄。

(0)

五溪放棹为严明威赋

昔闻五溪险,今见五溪平。

穗帐迎风卷,楼船带月行。

烟花蜀相庙,露草伏波营。

已竭忠臣节,仍全孝子情。

白云悲望切,黄壤喜沾荣。

古柏森神道,坚珉勒墓城。此中方眷恋,?罢促还程。

(0)

哭曹给事·其二

秋色凄丹旐,惊飙飒素帏。

文成贾生赋,舞罢老莱衣。

草圣从今绝,交情感昔非。

那堪愁正切,邻笛怨馀晖。

(0)

送赵广文赴任

胄监初投迹,黉宫再调官。

行看新教洽,莫叹旧毡寒。

闽路春将近,都门雪乍残。

诸生迎拜日,揖让杏花坛。

(0)

为侯主簿题群玉轩

使君自是玉雪姿,出宰百里逢清时。

手栽江梅绕公馆,天寒岁晚花盈枝。

我从天上归林谷,索我挥毫赋群玉。

何郎才思已非前,空忆扬州梦难续。

亲记承恩从翠华,频过小苑晓看花。

玉堂雪霁东风冷,千树璚瑶发素葩。

宫壶酒醒疏钟起,身在蓬莱仙岛里。

旋卷青绫披素裘,笔端诗成如振绮。

披图便欲赋长歌,抚卷其如群玉何。

凭谁唤取双青鸟,听我吟翻瀚海波。

(0)

题江山杰阁图

我生不识黄鹤楼,未向滕王阁上游。

南昌武昌空梦想,安得醉倚雕栏秋。

画中楼阁知何处,我欲凌风试飞去。

西山雨挟南浦云,鹦鹉洲连汉阳树。

手招仙人王子乔,吹笙归来共逍遥。

缑山綵凤缈难见,华落瑶池王母桃。

人生百岁真如寄,何乃长年苦匏系。

流光一去岂复来,须趁青春寻赏事。

楚江迢迢带楚山,危楼杰阁江山间。

飘然乘兴穷跻攀,何须镕鍊大药延红颜。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