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栝枝团广岫阴,仲冬凉月静萧森。
青山白水随生事,高榻芳尊共解襟。
画省香烟空入梦,远公白社许相寻。
依栖拟问三天法,长啸真悬万里心。
松栝枝团广岫阴,仲冬凉月静萧森。
青山白水随生事,高榻芳尊共解襟。
画省香烟空入梦,远公白社许相寻。
依栖拟问三天法,长啸真悬万里心。
此诗描绘了冬夜镇国寺内与友人对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首句“松栝枝团广岫阴”以松树和竹子的枝叶构成的阴影,渲染出山间夜晚的幽静与深邃。接着,“仲冬凉月静萧森”点明时令与天气,月光洒在静谧的环境中,更添几分清冷与肃穆。
“青山白水随生事,高榻芳尊共解襟”两句,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巧妙融合,青山绿水映衬着生活的日常,高卧的榻上,与友人举杯畅饮,心灵得以释放,情感得以交流。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体现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画省香烟空入梦,远公白社许相寻”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画省中的香烟仿佛引领着诗人进入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而“远公白社”则是对古代高士隐居生活的向往,暗示着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归宿。
最后,“依栖拟问三天法,长啸真悬万里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远方世界的憧憬。这里的“三天法”可能指的是道家的三清境界,象征着对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长啸”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壮志,即使面对遥远的距离,也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寺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精神追求以及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