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迂流碧与环山,月地云阶在两间。
有此清泠居物外,方知尘土属人寰。
萦迂流碧与环山,月地云阶在两间。
有此清泠居物外,方知尘土属人寰。
这首诗描绘了艮岳中泉石厅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萦迂流碧与环山”以“萦迂”形容水流曲折蜿蜒,以“流碧”描绘水色清澈如碧玉,与“环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山水环绕、碧水长流的画面。次句“月地云阶在两间”则将视线提升至更高层次,想象月光洒落于地面,云层仿佛成为通往天空的阶梯,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氛围。
后两句“有此清泠居物外,方知尘土属人寰”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处清幽之地的独特感悟。这里的“清泠”不仅指环境的清凉宁静,更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纯净心灵。“居物外”意味着它远离尘世的喧嚣,是心灵得以栖息的净土。“方知尘土属人寰”则强调了外界的纷扰与尘埃仅属于人间,而真正的宁静与超脱,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深刻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泉石厅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超然物外心境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宋代诗歌中常见的寄情山水、超凡脱俗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