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其四》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其四》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宝辂嬉游少,珠宫艺学优。

仙毫媚风帛,睿藻焕星钩。

天极推神历,兵防演秘谋。

飙流今已矣,长共谷林秋。

(0)
注释
宝辂:华丽的车驾。
嬉游:游玩。
珠宫:珍珠装饰的宫殿。
艺学:技艺学问。
仙毫:仙人的毛笔。
睿藻:智慧的文采。
焕星钩:如星辰般灿烂。
天极:天文学研究。
神历:神明的历法。
兵防:军事防御。
秘谋:秘密策略。
飙流:疾风骤流。
已矣:过去。
谷林:山谷树林。
翻译
游乐的时间很少,珍珠宫殿的技艺高超。
仙人的毛笔在风中舞动,智慧的文采如星辰般灿烂。
天文学研究深入神明历法,军事防御策略深藏不露。
昔日的疾风骤流已经过去,我将长久陪伴山谷树林的宁静秋天。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同的作品,收录在《仁宗皇帝挽诗十首》中。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的优雅风姿和才艺,以及对其深沉情感的表达。全诗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美学语言,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宝辂嬉游少,珠宫艺学优。”开篇即展现了女性在富丽的环境中从事艺术创作的情景。宝辂可能指代华美的马车或轿子,嬉游少则是轻松愉悦地享受着这种旅行;而“珠宫”象征着高贵和精致的居所,“艺学优”则表明这位女性在艺术上有着杰出的造诣。

“仙毫媚风帛,睿藻焕星钩。”这里用了更多的意象来描写女性的才华。仙毫可能是指她的书法或绘画之笔,而媚风帛则暗示她艺术作品中的柔美与温婉;“睿藻”是一种形容词,表示她的智慧和才艺如星辰般璀璨;焕星钩则可能是对其书法或绘画技巧的赞誉。

“天极推神历,兵防演秘谋。”这一句转换了语境,从女性艺术家转向皇帝的雄伟与智慧。天极推神历表现出皇帝的宏图大略和超凡脱俗的气魄;而“兵防演秘谋”则暗示着他在军事和国家机密策划上的高明与深思。

最后,“飙流今已矣,长共谷林秋。”诗人表达了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希望这种美好的情感能够长久。飙流可能是指时间的飞逝,而“今已矣”则是诗人对于已经过去的美好时光的一种叹息;“长共谷林秋”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的记忆和情感能够伴随自己直到秋天,甚至更久远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女性艺术家才艺的赞颂,以及皇帝英明与雄伟气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宫廷生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流逝和希望美好时光长存的情感。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水仙花二首·其一

碧云玉搔头,对景山月皎。

霜静在更深,风香我先晓。

(0)

击梧桐

杳杳春江阔。收细雨、风蹙波声无歇。

雁去汀洲暖,岸芜静,翠染遥山一抹。

群鸥聚散,征航来去,隔水相望楚越。

对此、凝情久,念往岁上国,嬉游时节。

斗草园林,卖花巷陌,触处风光奇绝。

正恁浓欢里,悄不意、顿有天涯离别。

看那梅生翠实,柳飘狂絮,没个人共折。

把而今、愁烦滋味,教向谁说。

(0)

短歌送范彦行

海上芳敷有瑶草,采而食之颜不老。

海中翕赩有骊珠,探而得之形不枯。

赤乌玄兔未同宿,姹女婴儿自相逐。

深存踵息通三关,升降出入无时閒。

九转七返成大还,功高行满起人寰,凌虚一举三神山。

(0)

简江二十丈

旅泊桐庐郡,溪山过所传。

稍宽游子恨,知有丈人贤。

水落鱼虾聚,林疏橘柚悬。

淹留拚宿醉,卧扣月中船。

(0)

桥院

淹留岁云暮,旅泊似幽栖。

鸥鹭如相识,牛羊自不迷。

已烦陶令顾,何必谢公携。

始觉吴侬健,天寒更涉溪。

(0)

满庭芳.初春

乳燕将雏,啼莺求友,江南梅子黄时。

欲晴还雨,烟外看成丝。

迎袂风来麦陇,吹饼饵、香入书帷。

行吟处,溪翁说我,不似去年衰。方池。

荷出水,朱榴倚槛,粉箨穿篱。

有吾曹我辈,把酒寻诗。

醉去黑甜一枕,炉烟袅、花影斜晖。

家山乐,南窗寄傲,唯有晦庵知。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