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藜扶醉冒林霏,线路登登转翠微。
觅静颇烦神独往,慰怀真惬老相依。
移来松桂生还密,羁住山云出便归。
假寐石床动村鼓,梦回犹觉世情非。
短藜扶醉冒林霏,线路登登转翠微。
觅静颇烦神独往,慰怀真惬老相依。
移来松桂生还密,羁住山云出便归。
假寐石床动村鼓,梦回犹觉世情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漫步于山林之中,以自然为伴,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慰藉。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
首联“短藜扶醉冒林霏,线路登登转翠微”描绘了诗人手持短杖,步履蹒跚地穿行于雾气缭绕的树林之中,沿着蜿蜒的小路,一步步攀登至翠绿的山峰之上。这里运用了“短藜”、“醉”、“林霏”、“线路”、“登登”、“翠微”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行踪和所见之景,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颔联“觅静颇烦神独往,慰怀真惬老相依”表达了诗人寻找心灵宁静的渴望与过程。在孤独的旅途中,诗人似乎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这里的“觅静”、“颇烦”、“神独往”、“慰怀”、“真惬”、“老相依”,既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孤独中找到了某种内心的平衡与满足。
颈联“移来松桂生还密,羁住山云出便归”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诗人将松树、桂树等自然元素融入生活,它们不仅生长茂盛,还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同时,“羁住山云”与“出便归”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尾联“假寐石床动村鼓,梦回犹觉世情非”则以梦境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在短暂的休息中,仿佛听到了村庄里的鼓声,当梦醒时分,诗人意识到自己与世俗社会的距离,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超脱了尘世的纷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自我、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惟人生多艰,康世岂易偶。
服业罔不勤,乐事岂常有。
朝家恩泽宽,宣布在封守。
体民当有时,使得遂仁寿。
时而无所适,是不守之咎。
相署虽有园,狭陋日已久。
州人岁节游,若度一筒口。
至则无足观,叠迹但虚走。
遂令欢赏心,归去成烦呕。
有圃隔牙城,广袤半百亩。
我来辟而通,高户敞轩牖。
其中完废台,雄壮卑培塿。
城野四望间,万景如在手。
疏池育莲芰,表道植杨柳。
粪壤悉反除,桃李换葱韭。
成时寒食春,观者惟恐后。
人一变壅阏,旷若在郊薮。
或相携以歌,或相醉以酒。
知为太平民,叹语竞聚首。
曰非时之康,还得此乐不。
予因揭是名,命意安敢苟。
凡兹屏翰贤,一境实父母。
必与众同乐,斯地肯藜莠。
作诗告来者,庶可传不朽。
《康乐园》【宋·韩琦】惟人生多艰,康世岂易偶。服业罔不勤,乐事岂常有。朝家恩泽宽,宣布在封守。体民当有时,使得遂仁寿。时而无所适,是不守之咎。相署虽有园,狭陋日已久。州人岁节游,若度一筒口。至则无足观,叠迹但虚走。遂令欢赏心,归去成烦呕。有圃隔牙城,广袤半百亩。我来辟而通,高户敞轩牖。其中完废台,雄壮卑培塿。城野四望间,万景如在手。疏池育莲芰,表道植杨柳。粪壤悉反除,桃李换葱韭。成时寒食春,观者惟恐后。人一变壅阏,旷若在郊薮。或相携以歌,或相醉以酒。知为太平民,叹语竞聚首。曰非时之康,还得此乐不。予因揭是名,命意安敢苟。凡兹屏翰贤,一境实父母。必与众同乐,斯地肯藜莠。作诗告来者,庶可传不朽。
https://shici.929r.com/shici/iFlbp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