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寄纪怀》
《云寄纪怀》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短藜扶醉冒林霏,线路登登转翠微。

觅静颇烦神独往,慰怀真惬老相依。

移来松桂生还密,羁住山云出便归。

假寐石床动村鼓,梦回犹觉世情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漫步于山林之中,以自然为伴,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慰藉。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

首联“短藜扶醉冒林霏,线路登登转翠微”描绘了诗人手持短杖,步履蹒跚地穿行于雾气缭绕的树林之中,沿着蜿蜒的小路,一步步攀登至翠绿的山峰之上。这里运用了“短藜”、“醉”、“林霏”、“线路”、“登登”、“翠微”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行踪和所见之景,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颔联“觅静颇烦神独往,慰怀真惬老相依”表达了诗人寻找心灵宁静的渴望与过程。在孤独的旅途中,诗人似乎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这里的“觅静”、“颇烦”、“神独往”、“慰怀”、“真惬”、“老相依”,既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孤独中找到了某种内心的平衡与满足。

颈联“移来松桂生还密,羁住山云出便归”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诗人将松树、桂树等自然元素融入生活,它们不仅生长茂盛,还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同时,“羁住山云”与“出便归”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尾联“假寐石床动村鼓,梦回犹觉世情非”则以梦境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在短暂的休息中,仿佛听到了村庄里的鼓声,当梦醒时分,诗人意识到自己与世俗社会的距离,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超脱了尘世的纷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自我、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康乐园

惟人生多艰,康世岂易偶。

服业罔不勤,乐事岂常有。

朝家恩泽宽,宣布在封守。

体民当有时,使得遂仁寿。

时而无所适,是不守之咎。

相署虽有园,狭陋日已久。

州人岁节游,若度一筒口。

至则无足观,叠迹但虚走。

遂令欢赏心,归去成烦呕。

有圃隔牙城,广袤半百亩。

我来辟而通,高户敞轩牖。

其中完废台,雄壮卑培塿。

城野四望间,万景如在手。

疏池育莲芰,表道植杨柳。

粪壤悉反除,桃李换葱韭。

成时寒食春,观者惟恐后。

人一变壅阏,旷若在郊薮。

或相携以歌,或相醉以酒。

知为太平民,叹语竞聚首。

曰非时之康,还得此乐不。

予因揭是名,命意安敢苟。

凡兹屏翰贤,一境实父母。

必与众同乐,斯地肯藜莠。

作诗告来者,庶可传不朽。

(0)

春日感怀

微物亦生辉,轻风弄客衣。

花闲情脉脉,蝶煖喜霏霏。

望国勋名晚,伤时岁月飞。

淹留伴猿鸟,何日片帆归。

(0)

寒食游压沙寺雨中席上偶作·其二

沙路无泥地侧金,满园香雪照琼林。

一枝带雨樽前看,还是去年寒食心。

(0)

飞将

曾从嫖姚立战功,胡雏犹畏紫髯翁。

雕戈夜统千庐会,缇骑秋畋五柞宫。

后殿拜恩金印重,北堂开宴玉壶空。

从来敌国威名大,麾下多称黑槊公。

(0)

送臧寺丞赴建昌

新擢京司秩,初旌幕府贤。

少年裁美锦,昼日抚鸣弦。

山好当衙际,云閒至榻前。

庭中无一事,时问岳僧禅。

(0)

皇后房内歌

至顺垂典,正内弘风。母仪万国,训范六宫。

求贤启化,进善宣功。家邦载序,道业斯融。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