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仙花二首·其一》
《水仙花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筱]韵

碧云玉搔头,对景山月皎。

霜静在更深,风香我先晓。

(0)
注释
碧云:形容天空中的云朵颜色翠绿。
玉搔头:指用玉装饰的发簪。
对景:对着景色。
山月:明亮的山间月亮。
霜静:深夜的霜降格外宁静。
更深:更深人静的时候。
风香:清风带来的香气。
先晓:首先察觉到。
翻译
碧绿的云彩映衬着玉制的发簪,对着明亮的山月欣赏。
深夜的寒霜格外宁静,清风的香气却早早地把我唤醒。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夜晚景象。"碧云玉搔头"中的“碧云”形容夜空之中星光闪烁,似乎有细腻的云朵在月牙旁缓缓流动,而“玉搔头”则是古人常用来形容女子梳妆时手执玉梳的温婉画面,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月亮的欣赏与留恋。"对景山月皎",诗人独自或与知己对坐于山中,观赏那轮皎洁如洗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接下来的"霜静在更深"一句,写出了夜色愈发浓重,霜气渐生,更是加深了夜的寂静。"风香我先晓"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大自然中细微之美的敏锐感知和独特体验。这里的“风香”可能指的是秋天特有的果实芬芳,或许是更为抽象的夜风中的某种清新气息,而“我先晓”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深夜中,首先捕捉到了这种细微之美。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月亮与夜晚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独到的艺术感受。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答吴知府仲登见招三绝·其二

渡水穿云已借书,蝇头一日五千馀。

东家居士应怜我,白首那堪又徙居。

(0)

成都信藏主求送行·其一

又得南方一信归,君臣父子却饶伊。

五年乳窦峰前路,曾把虚空碎一槌。

(0)

颂古十七首·其十六

大藏教文为切脚,钵啰娘义最深幽。

孔门弟子无人识,碧眼胡僧暗点头。

(0)

钟声清,鼓声响,早晚相闻休妄想。

荐得徒劳别问津,莫道山僧无伎俩。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一四

诸法本来绝待,触目且拘碍。

只因断臂觅心,便有人求忏罪。

无文印子既成,付法传衣厮赖。

致令卢老黄梅,坠石腰间舂碓。

将谓有法与人,问著却言不会。

引得后代儿孙,尽作韩獹逐块。

虽欲扶竖宗乘,奈何东倒西傫。

子细检点将来,直是令人叵耐。

若也尽令而行,一击须教粉碎。

有时静坐思量,就中也有可爱。

深沙共脩罗结亲,金刚与土地指背。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二一

云门举起竹篦,露出心肝五脏。

可怜猗死禅和,犹自魂飞胆丧。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