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东坡李白辩·其二》
《读东坡李白辩·其二》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口颊劳劳枉乱真,谪仙曾道不从璘。

仙才侠格知何系,空有诗流浪漫人。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苏轼与李白,探讨了文人的才华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诗人林俊以“读东坡李白辩(其二)”为题,深入剖析了两位文学巨匠的不同境遇。

首句“口颊劳劳枉乱真”,表达了对文人因言获罪的无奈与悲哀。这里的“劳劳”形容劳苦,“枉乱真”则指言论被误解或曲解,导致无辜受罚。苏轼和李白都因言辞而遭遇贬谪,这句诗是对这种现象的深刻反思。

次句“谪仙曾道不从璘”,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谪仙人”,并提到李白曾说过的“不从璘”的话,暗示李白在面对权贵时的独立人格和不屈精神。这里“璘”可能是指具体的人名或象征性的权力人物,李白的话表明他不愿随波逐流,坚持自我。

接着,“仙才侠格知何系”,进一步探讨了李白的超凡才华与侠士风骨。这里的“仙才”指的是李白的非凡才华,“侠格”则是指他的豪迈性格和正义感。然而,这样的才情与性格似乎无法为他赢得世间的安定与自由,表达了对李白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最后,“空有诗流浪漫人”总结了李白的形象——一个在诗歌世界里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浪漫主义者。这句话既是对李白个人特质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束缚与不公的批判。诗人在肯定李白的才华与个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命运多舛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轼与李白的对比,以及对李白个人命运的探讨,展现了对文人独立精神与命运困境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独特思考。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报师恩.继重阳韵藏头

云言语已曾闻,下山侗再告君。

诀传来成造化,情咄去没毫分。

圭烂饮醺醺醉,卯相吞灿灿雯。

义显彰真宝录,京山上个眠云。

(0)

如梦令

宝殿金门玉锁。要看搜寻云朵。

无影钥匙儿,便把转关剔过。剔过。剔过。

自是无升无堕。

(0)

长相思.赠众女姑

女姑听。女姑听。学取麻姑至净清。依他妙善行。

莫惺惺。莫惺惺。外做憨痴内自灵。功成赴玉京。

(0)

卜算子

洒扫阳关路。开阐阳关户。

此个阳关无点尘,堪饯阳关侣。既得阳关趣。

怎肯阳关住。放出阳关成道人,起自阳关悟。

(0)

遍地锦

太古今日说因由。赵州桥下度春秋。

唱住桥边水不流。一叶落时天下秋。

(0)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其一

两地曾辞最重权,功如温树懒能言。

从来富贵知何限,少有元戎是状元。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