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宇跨城端,新苔磴道盘。
风光晴水石,烟景暮林峦。
簿领仍多暇,宾从每尽欢。
何由掉尘鞅,聊问借阑干。
亭宇跨城端,新苔磴道盘。
风光晴水石,烟景暮林峦。
簿领仍多暇,宾从每尽欢。
何由掉尘鞅,聊问借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如画的亭宇,坐落在城边之上,新长出的苔藓覆盖着蜿蜒曲折的小道。清新的风光、晴朗的水面与古老的石头交相辉映,而远处烟雾缭绕的林间和暮色渐深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人通过“簿领仍多暇,宾从每尽欢”表达了在这般美景中,自己享受着悠闲自得的时光,与友人们一同尽情地享受着每一个欢乐的瞬间。这种生活态度,让人不由得思考为什么要急于放弃这样的安逸宁静,而去追求那些尘世的功名利禄。
最后,“何由掉尘鞅,聊问借阑干”则是诗人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这里的“掉尘鞅”意指放下心中对于尘世纷扰的执着,而“聊问借阑干”则是在询问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不是可以通过倾谈或借助于某种方式来实现这种超脱。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燕忙莺寂。惊千林稚绿,半湾新碧。
试送目、官柳河桥,便携酒饯春,去应无迹。
岸曲残英,尚勾引、行舟攀摘。
茶笋香顿冷,瘦愁易感,旧游难觅。天开画图绣壁。
看岚光似染,云翠疑滴。
带暝色、飞入清吟,为小驻兰桡,快寻芳屐。
细蹑苔阶,怕踏碎、白云狼藉。
恨萧萧、暮烟细雨,又还送客。
兴废阅青史,荣辱梦黄粱。
空华电影踪迹,谩弄恰如狂。
分外为蛇添足,不省狙公赋芋,忧喜两相忘。
回首旧乡国,风物尽荒凉。百年身,弹指顷,鬓成霜。
人间更莫理会,安稳处承当。
静夜月明风细,相对云朋霞友,谈笑兴何长。
一碗洗心茗,一瓣劫前香。
醉中昨夜归来早。应怕苍苔嗔健倒。
一尊斗健莫蹉跎,过眼光阴如电埽。
破除万事心头少。酒自于人情味好。
醒时还醉醉还醒,赖得此乡容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