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芙蓉名二色,重阳前后始盈枝。
画调粉笔分妆处,绣引红针间刺时。
落晚自怜窥露沼,忍寒谁念倚霜篱。
主人日有西园客,得尔方于劝酒宜。
蜀国芙蓉名二色,重阳前后始盈枝。
画调粉笔分妆处,绣引红针间刺时。
落晚自怜窥露沼,忍寒谁念倚霜篱。
主人日有西园客,得尔方于劝酒宜。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通过对芙蓉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秋季的丰富色彩和生机。开篇“蜀国芙蓉名二色”,点明了芙蓉花在四川地区以其鲜艳的颜色而闻名,而且这种色彩是分为两种不同的色调。在“重阳前后始盈枝”中,“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的重九节,即秋季的一个重要时节。诗人通过这一时间点,描绘了芙蓉花在这个时候才逐渐丰满地挂满枝头,表达了对这份生长过程的细腻观察和欣赏。
接着,“画调粉笔分妆处”是将芙蓉花比喻为美丽的妆容,用“画调粉笔”来形容其色彩的精致与柔和,似乎在暗示这份自然之美甚至能与人工的绘画相媲美。而“绣引红针间刺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细腻之感,将芙蓉花瓣比作用红线穿缕的绣花,每一个部分都经过精心的编织,彰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描绘。
在“落晚自怜窥露沼”中,诗人开始转向对芙蓉花的同情和怜悯。到了傍晚时分,芙蓉花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凉意和孤独,“忍寒谁念倚霜篱”则表达了这种孤寂之美,它在寒冷中默默承受着,而没有人能理解它的境遇。
最后两句“主人日有西园客,得尔方于劝酒宜”,转折到主人对待客人的情形。主人每天都会有来访的宾客,在这种场合之下,芙蓉花仿佛成为了引人入胜的美好景致,“得尔”即得到这份美好的时候,是最适合劝酒交际的时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美感的深刻把握。
草堂昨夜梦,了了见茅屋。
画壁存龙蛇,去向月痕读。
破瓦盈蛛丝,短檐巢小鵴。
直指当年题,日色照离陆。
侧户履花寮,兰芷香若馥。
厨烟淩高霄,庶妇馐馨蔌。
出还理邺架,恍惚昔万轴。
细雨湿庭阶,父老相过逐。
予亦冠盖迎,樽罍走童仆。
山鸡觉蘧然,往事千行哭。
越海浩茫茫,涵虚王百谷。
自昔神山浮,峰峦削苍玉。
别岛不知数,海上如凫浴。
叶子自北来,三年凤城曲。
凤山郁岧峣,鉴江环其麓。
石桥卧长虹,波光炫绮縠。
五月荔子丹,榴火燄相烛。
冬气仍暄暖,岩岫多卉木。
少府官署閒,清歌时互属。
谈玄对大阮,论文兼小陆。
山川有玄赏,半作丘索读。
我闻汉腐史,文章寄马足。
游兴渺无际,南尽湘陵竹。
百粤时未通,五岭苦羁束。
君今赋倦游,归途幽胜熟。
片帆发香浦,暮雨迷中宿。
三峡指庾关,啼猿声断续。
囊贮罗浮去,山灵共追逐。
长啸揖龙门,回头谢帝倏。
眷言交游中,臭味互芬馥。
所恨相见晚,如何分袂速。
丈夫志四方,群聚岂麋鹿。
中原大如斗,揽之不盈匊。
谁能向户牖,终日长龌龊。
睽合未足论,肝胆遥相勖。
会当骋亨衢,万里恣游目。
《送叶公士还吴》【明·陈邦彦】越海浩茫茫,涵虚王百谷。自昔神山浮,峰峦削苍玉。别岛不知数,海上如凫浴。叶子自北来,三年凤城曲。凤山郁岧峣,鉴江环其麓。石桥卧长虹,波光炫绮縠。五月荔子丹,榴火燄相烛。冬气仍暄暖,岩岫多卉木。少府官署閒,清歌时互属。谈玄对大阮,论文兼小陆。山川有玄赏,半作丘索读。我闻汉腐史,文章寄马足。游兴渺无际,南尽湘陵竹。百粤时未通,五岭苦羁束。君今赋倦游,归途幽胜熟。片帆发香浦,暮雨迷中宿。三峡指庾关,啼猿声断续。囊贮罗浮去,山灵共追逐。长啸揖龙门,回头谢帝倏。眷言交游中,臭味互芬馥。所恨相见晚,如何分袂速。丈夫志四方,群聚岂麋鹿。中原大如斗,揽之不盈匊。谁能向户牖,终日长龌龊。睽合未足论,肝胆遥相勖。会当骋亨衢,万里恣游目。
https://shici.929r.com/shici/gES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