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观枕玉泉湄,翠削三峰对不移。
窗里山光时隐见,晚来云气壁淋漓。
醮辰绛节朝群帝,天路金童引凤螭。
头白扫门怜弟子,斸松石碍白苓滋。
云台观枕玉泉湄,翠削三峰对不移。
窗里山光时隐见,晚来云气壁淋漓。
醮辰绛节朝群帝,天路金童引凤螭。
头白扫门怜弟子,斸松石碍白苓滋。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题云台观》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水画卷。首句“云台观枕玉泉湄”,形象地写出云台观坐落在清澈泉水边,环境清幽。接下来的“翠削三峰对不移”描绘了山峰的峻峭和稳定,给人以坚韧与永恒之感。
“窗里山光时隐见”展现出观内景色的变化,透过窗户,山色时而清晰时而朦胧,增添了动态之美。傍晚时分,“晚来云气壁淋漓”,云雾缭绕,如同水墨画般渲染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醮辰绛节朝群帝”描述的是道教仪式中的景象,用华丽的色彩和尊崇的气氛,暗示着观中神圣的宗教活动。最后一句“头白扫门怜弟子,斸松石碍白苓滋”,则流露出观主对弟子们的关爱,以及在修道过程中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台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展现了作者对道教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我闻刘纲古仙子,此郎无乃渠耳孙。
平生丘壑有真趣,脱口误与儿辈论。
杖藜乘兴绕山腹,拨碎松影寻云根。
一拳疏翠万峦足,见之惊喜双颊温。
挈来珍护等完璧,浸以清泚供金盆。
窗前细看坐忘食,冷碧尚带烟岚痕。
斗量明珠问君买,刮我十年尘眼昏。
莫学卫公作痴计,苛戒直欲传后昆。
高怀脱落万事细,一笑付余无吝言。
手扪心玩挽归兴,夜来清梦惊哀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