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禋飨帝就圜丘,诚格苍穹灵既留。
夜陟紫坛飙驭下,天临黄道矞云浮。
槐林双阙恩方涣,禾黍三登岁有秋。
幸睹赓歌千载遇,惭无银笔赞洪猷。
郊禋飨帝就圜丘,诚格苍穹灵既留。
夜陟紫坛飙驭下,天临黄道矞云浮。
槐林双阙恩方涣,禾黍三登岁有秋。
幸睹赓歌千载遇,惭无银笔赞洪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拟和御制郊祀诗(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遵循了古典诗歌的严谨结构和庄重语境,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大典——郊祀仪式的尊崇与描绘。
开篇“郊禋飨帝就圜丘,诚格苍穹灵既留”两句,通过描写郊祀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庄严肃穆的氛围。这里,“郊禋”指的是郊外举行的祭祀天地之礼,“飨帝就圜丘”则具体说明了祭祀活动的地点和对象,表现出对上天的敬畏之心。
“夜陟紫坛飙驭下,天临黄道矞云浮”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修辞手法。诗人通过“夜陟紫坛”的描写,展现出祭祀的庄严与神秘,而“飙驭下”则形象地表达了天帝降临的情景,“天临黄道矞云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透露出诗人对天命和宇宙秩序的崇敬。
接下来的“槐林双阙恩方涣,禾黍三登岁有秋”两句,是对郊祀场所的具体描绘。“槐林双阙”形象地勾勒出祭坛前的景致,而“恩方涣”则暗示了皇帝对百姓的恩泽。紧接着,“禾黍三登岁有秋”则是对农事的赞颂,表达了对丰收和国泰民安的祈愿。
最后,“幸睹赓歌千载遇,惭无银笔赞洪猷”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能亲耳所闻、目睹皇帝御制诗篇的荣幸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有限、无法以更高明的文字颂扬皇恩的谦逊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郊祀这一重大礼仪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对皇权、国家和宇宙秩序的认同与尊崇。
郭行载酒相挈提,蹑根探窟天津如。
相逢何必皆亲知,天地许大犹吾庐。
矫首梅涧迹若疏,舂容婉画妨清醵。
诗如琴弦分疾徐,惊我一声聋聩初。
萧萧白日金仙居,东西求仲时从之。
静对夕阳搴红蕖,或听夜雨邻翠榈。
国步孔棘须神医,纵有鹊醯谁信渠。
风传西事方解围,愿君勿藏圯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