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驰奏请林皋,旅病经时骨自高。
十月霜浓流潦降,怜君空赋广陵涛。
一书驰奏请林皋,旅病经时骨自高。
十月霜浓流潦降,怜君空赋广陵涛。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回应李宗伯的四绝句而作的第二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李宗伯请辞归隐的深切理解与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身处旅途中疾病缠身的关切之情。
首句“一书驰奏请林皋”,描绘了李宗伯通过一封急信请求归隐山林的情景,展现了他渴望摆脱尘世纷扰、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次句“旅病经时骨自高”,则通过描述李宗伯在旅途中长期患病,身体日渐消瘦,但精神却依然坚韧不屈的形象,表现了他对生活的坚持和对理想的追求。
第三句“十月霜浓流潦降”,点明了时间背景,秋天的霜浓和雨水的降落,营造了一种肃杀而又静谧的氛围,暗示着自然界的更迭与人生的无常。末句“怜君空赋广陵涛”,则是对李宗伯赋诗抒怀的同情与理解,广陵涛象征着历史的波澜壮阔,李宗伯虽身处困境,却仍能以诗文寄托情怀,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宗伯请辞归隐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厚,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操。
胸中磊磈但江山,翠积灵台挹不乾。
拂子折时无点滴,杖头转处涌波澜。
收回晚照千岩静,放出灵光万壑寒。
我欲登楼聊举眼,乾坤虽大不能宽。
寒缯配新编,得公章贡信。
日日望公归,枯株借馀润。
公今向何所,寂寞返乡郡。
风江困沿洄,雨岭倦登顿。
豨膏运方穿,自古同此恨。
吾侪互惊惋,公意谁喜愠。
新醅醇易醉,晚稻香可饭。
已无越吟悲,那有楚骚怨。
平生白鸥盟,天与谐夙愿。
玉音久不嗣,故岁行欲尽。
空斋拨残灰,哀鸿有馀韵。
系书元浪语,安否倩谁问。
寒烛识此怀,诗成泣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