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捧龙章上玉墀,飞旌遥别凤凰池。
云开乍识莲花掌,月满频攀桂树枝。
赤社琴尊操管夜,黄河箫鼓落帆时。
朝元阁上春风绕,为赋河山百二诗。
乍捧龙章上玉墀,飞旌遥别凤凰池。
云开乍识莲花掌,月满频攀桂树枝。
赤社琴尊操管夜,黄河箫鼓落帆时。
朝元阁上春风绕,为赋河山百二诗。
此诗《送李太史使秦中》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描绘了送别使臣李太史前往秦中的场景与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送行的庄重与深情。
首联“乍捧龙章上玉墀,飞旌遥别凤凰池”,以“龙章”、“玉墀”、“飞旌”、“凤凰池”等象征性词语,描绘出送别仪式的隆重与庄严,同时暗含对李太史身份的尊崇与使命的重要性。
颔联“云开乍识莲花掌,月满频攀桂树枝”,通过“云开”、“莲花掌”、“月满”、“桂树枝”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既渲染了送别的氛围,又寓意着对李太史旅途顺利、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颈联“赤社琴尊操管夜,黄河箫鼓落帆时”,进一步展示了送别之夜的情景,通过“赤社”、“琴尊”、“操管”、“黄河”、“箫鼓”、“落帆”等意象,不仅描绘了送行的细节,也寄托了对李太史旅途平安、顺利抵达的期盼。
尾联“朝元阁上春风绕,为赋河山百二诗”,以“朝元阁”、“春风”、“河山百二诗”等词语,表达了对李太史此行的祝福与期待,预示着他将有机会领略秦中壮丽的山水风光,并留下传颂千古的诗篇。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送别时的庄重与深情,也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事业有成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秦中风土人情的向往与赞美。
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涛水秋风惊。
楼中恒闻哀响曲,塘上复有辛苦行。
不解何意悲秋气,直置无秋悲自生。
不怨前阶促织鸣,偏愁别路捣衣声。
别燕差池自有返,离蝉寂寞讵含情。
云聚怀情四望台,月冷相思九重观。
欲题芍药诗不成,来采芙蓉花已散。
金樽送曲韩娥起,玉柱调弦楚妃叹。
翠眉结恨不复开,宝鬓迎秋度前乱。
湘妃拭泪洒贞筠,筴药浣衣何处人。
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
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
竞入华堂要花枕,争开羽帐奉华茵。
不惜独眠前下钓,欲许便作后来薪。
后来瞑瞑同玉床,可怜颜色无比方。
谁能巧笑特窥井,乍取新声学绕梁。
宿处留娇堕黄珥,镜前含笑弄明珰。
菤葹摘心心不尽,茱萸折叶叶更芳。
已闻能歌洞箫赋,讵是故爱邯郸倡。
《宛转歌》【南北朝·江总】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涛水秋风惊。楼中恒闻哀响曲,塘上复有辛苦行。不解何意悲秋气,直置无秋悲自生。不怨前阶促织鸣,偏愁别路捣衣声。别燕差池自有返,离蝉寂寞讵含情。云聚怀情四望台,月冷相思九重观。欲题芍药诗不成,来采芙蓉花已散。金樽送曲韩娥起,玉柱调弦楚妃叹。翠眉结恨不复开,宝鬓迎秋度前乱。湘妃拭泪洒贞筠,筴药浣衣何处人。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竞入华堂要花枕,争开羽帐奉华茵。不惜独眠前下钓,欲许便作后来薪。后来瞑瞑同玉床,可怜颜色无比方。谁能巧笑特窥井,乍取新声学绕梁。宿处留娇堕黄珥,镜前含笑弄明珰。菤葹摘心心不尽,茱萸折叶叶更芳。已闻能歌洞箫赋,讵是故爱邯郸倡。
https://shici.929r.com/shici/FYEBZWh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