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册上公太常奏雅乐》
《册上公太常奏雅乐》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司乐陈金石,逶迤引上公。

奏音人语绝,清韵佩声通。

应律烟云改,来仪鸟兽同。

得贤因举颂,修礼便观风。

圣寿三称内,天欢九奏中。

寂寥高曲尽,犹自满宸聪。

(0)
注释
司乐:指负责音乐的官员或乐队。
陈金石:摆放金石乐器,古代用于祭祀或典礼的乐器。
逶迤:形容曲折延伸的样子。
上公:指地位极高的贵族或官员。
奏音:演奏音乐。
人语绝:人们停止说话,表示对音乐的尊重或沉浸。
清韵:清雅的音韵。
佩声:身上佩玉相碰发出的声音。
应律:符合音乐的规律或节奏。
烟云改:形容音乐的美妙仿佛能改变自然景象。
来仪:指祥瑞之物前来朝见,这里比喻万物和谐。
鸟兽同:鸟兽似乎也在响应这和谐的气氛。
得贤:得到贤能的人才。
举颂:举行赞颂仪式。
修礼:修行、实践礼仪。
观风:观察、体现君主的道德风范。
圣寿:对帝王寿辰的尊称。
三称内:在三次祝酒中。
天欢:天子的欢愉。
九奏:古代礼仪中的一套完整音乐表演,共九段。
寂寥:寂静空旷。
高曲:高亢的乐曲。
尽:结束。
宸聪:皇帝的听闻,引申为宫廷。
翻译
乐队陈列着金石乐器,蜿蜒引领着尊贵的上公。
音乐响起,人声静默,清雅的旋律与身上的佩玉声相应和。
音乐合乎律吕,烟云随之变化,飞鸟走兽也似在一同朝贺。
因为得到贤才故举行赞颂,修行礼仪的同时展现君主的风范。
在圣上的寿宴上三次举杯祝颂,天子的喜悦在九次演奏中洋溢。
高亢的曲调结束,悠长的余音仍充满整个宫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雅乐演奏现场,展现了古人对于音乐的重视以及通过音乐来颂扬贤君、修养礼仪的文化内涵。首句“司乐陈金石”即设定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景,金石为古代常用之乐器,司乐者掌管音乐之人也。

“逶迤引上公”则是描述乐队成员按照礼节一步步走向演奏位置的情形,“逶迤”一词生动地传达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氛。接着“奏音人语绝,清韵佩声通”,强调了音乐超越言辞之美,能够让人们心灵相通,感受到那份清澈透明的艺术魅力。

“应律烟云改”则是说乐曲节奏的变化能使自然景物都随之改变,这里化用了古代常见的比喻手法,以强调音乐的力量。紧接着,“来仪鸟兽同”进一步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通过乐曲,连鸟兽也都能够理解并随之而动。

“得贤因举颂,修礼便观风”表明了音乐在选拔贤能人才以及修养礼节中的重要作用。人们通过音乐来赞美贤君,同时也是在观察一个朝代的风气是否正派。

“圣寿三称内,天欢九奏中”则是对帝王寿命的祝颂和乐曲演奏次数的具体描写,这里透露出古人对于皇权的尊崇以及音乐作为一种礼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最后,“寂寥高曲尽,犹自满宸聪”则是表达了一场盛大的雅乐演奏结束后,那种宁静与满足感依然留在君王的心中。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雅乐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音乐艺术的尊重,以及它在礼仪和颂扬贤能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其六

地近山南估客多,偷来番曲演鸯歌。

谁将红豆传新拍,记取摩诃兜勒歌。

(0)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其六

万里携家出塞行,男婚女嫁总边城。

多年无复还乡梦,官府犹题旧里名。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二十四

前度刘郎手自栽,夭桃移得过山来。

阜康城内园池好,尚有妖红几树开。

(0)

续和野亭竹鹤诗

笼闭笼开任主裁,主如怜鹤可长开。

肯容俗客调飞舞,许借仙人骑往来。

曾对凤鸣栖在竹,定因子和立当台。

赤睛可是能人语,我欲从之问斗台。

(0)

荣使寿亲图为郭廷用作

离家十二载,恋恋老莱衣。

乐浪从东去,迁安便北归。

银鱼悬白屋,骢马卸金鞿。

候吏如相信,终朝莫叩扉。

(0)

哭仲松东通政

严父省郎泣,佳儿老母悲。

俊才先帝识,奇术病夫知。

淮上荒三径,松东丧一师。

是谁衰朽质,吐纳为之司。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