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岐守风诗》
《阳岐守风诗》全文
南北朝 / 鲍照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差池玉绳高,掩蔼瑶井没。

广岸屯宿阴,悬崖栖归月。

役人喜先驰,军令申早发。

洲迥风正悲,江寒雾未歇。

飞云日东西,别鹤方楚越。

尘衣孰挥浣,蓬思乱光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shǒufēngshī
nánběicháo / bàozhào

chàchíshénggāo

yǎnǎiyáojǐngméi

广guǎngàntún宿yīn

xuánguīyuè

rénxiānchí

jūnlìngshēnzǎo

zhōujiǒngfēngzhèngbēi

jiānghánwèixiē

fēiyúndōng西

biéfāngchǔyuè

chénshúhuīhuàn

péngluànguāng

注释
差池:偏差,不齐。
玉绳:比喻星辰,这里指夜空中的星星。
掩蔼:遮蔽,掩映。
瑶井:美丽的泉水或井,比喻清泉。
广岸:宽阔的河岸。
屯宿阴:聚集着夜晚的阴影,形容夜色浓厚。
悬崖:陡峭的山崖。
栖归月:月亮仿佛栖息归来,指月升或月落于山崖旁。
役人:劳苦的人,此处可能指士兵或劳动者。
喜先驰:喜欢抢先行动。
军令:军队的命令。
申早发:强调要尽早出发。
洲迥:沙洲遥远。
风正悲:风声带来悲伤的情绪。
江寒:江面上寒冷。
雾未歇:雾气还没有消散。
飞云:漂浮的云彩。
日东西:从早到晚,表示时间的流逝。
别鹤:离群的鹤,比喻离别或孤独的人。
方楚越:正在楚越之地之间,比喻相隔遥远。
尘衣:沾满尘土的衣服,比喻旅途劳顿。
挥浣:洗涤,清理。
蓬思:蓬乱的思绪,比喻心绪不宁。
光发:光线发射,这里比喻思绪在光影中纷乱。
翻译
偏差中星辰高挂,掩映间珍珠泉沉没。
宽广河岸边聚集着夜色,悬崖上有归来的月影栖息。
劳苦的人们急于先行,军队的命令强调了尽早出发。
沙洲遥远风声正悲凉,江面寒冷雾气还未消散。
浮云终日东西飘荡,离群的鹤鸟正跨越楚越两地。
谁来为这尘土满布的衣裳洗涤?蓬乱的心思在光影交错中更显纷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充满了悲凉和苍茫之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如“差池玉绳高”、“洲迥风正悲”等,以及对军事活动的描述,如“役人喜先驰”、“军令申早发”,展现了边塞守军的艰辛与孤独。

诗中“掩蔼瑶井没”一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荒凉。"广岸屯宿阴"则描绘了一种坚守与等待的气氛,而"悬崖栖归月"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飞云日东西"一句,通过云的流动,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别鹤方楚越"则让人联想到古代离别之情,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愁。

最后两句“尘衣孰挥浣,蓬思乱光发”,通过对尘埃与衣衫、心绪与光芒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困顿和迷茫,以及对外界变化的感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在形式上遵循了古典诗歌的规则,同时在内容上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边塞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鲍照

鲍照
朝代:南北朝   字:明远   生辰:约415年~466年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猜你喜欢

谢翁养源惠醋

已著莲花酿,仍兼竹叶醅。

橙和致上味,蚋聚见良材。

政想攒眉漉,须烦掩鼻开。

先生元自立,不是乞邻来。

(0)

武林偶作

江山天下胜,北客兴悠哉。

月上千峰雪,潮生万壑雷。

酒狂怜老大,吟苦觉衰颓。

始满平生愿,征帆未忆开。

(0)

次韵朴侄见寄

鼙鼓声中老战尘,故山归梦月三更。

交情咄咄浑无寐,学古悠悠浪得名。

鳌禁未容追世职,熊轓何足语官荣。

阿咸自是吾家秀,始觉前人畏后生。

(0)

蓦山溪

梨花过雨,已是春强半。

花恼欲颠狂,兴浑在、秋千架畔。

搔头无语,斜日上帘栊,飞上下,语呢喃,又见双双燕。

鱼吹细浪,镜面摇歌扇。

籍草倒芳尊,衬香茵、落红千片。

追奔蜗角,回首醉初醒,逢节物,且欢娱,莫待流年换。

(0)

绍熙甲寅五月十七日从令尹张济之早饭狮子岩晚饮阳华岩夜阑乘月泛舟而归·其三

雨馀山色媚晴晖,无事孤云自在飞。

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

(0)

何须百鍊鉴,自胜五兵符。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