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千章杞梓荫云天,樗散谁收老郑虔。

喜气到君浮白里,丰年及我挂冠前。

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

太息何人知帝力,归来金帛看赪肩。

(0)
注释
杞梓:杞树和梓树,古代常用作优质木材。
樗散:比喻才能平庸或不受重视的人。
郑虔:唐代画家,此处借指有才华但未被重用的人。
浮白:满杯酒,泛指饮酒。
挂冠:古代官员辞职,象征卸下官帽。
令严:法令严格。
貔貅: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猛兽,象征勇猛。
赪肩:形容金帛堆积如山,用以形容丰厚的赏赐。
翻译
大片的杞梓树遮蔽了天空,老郑虔的散木无人收藏。
喜庆的气氛在你的杯中飘荡,丰收之年在我辞官之前降临。
夜深时分,严厉的命令伴随着钟鼓声和月光,野外的营地炊烟袅袅。
叹息谁能理解帝王的力量,期待回归后以金银赏赐来衡量功绩。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对丰收年景的喜悦。

"千章杞梓荫云天,樗散谁收老郑虔"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林图景。"千章"指的是树木繁茂,每一片叶子都有如同书页般厚实的形象,"杞梓荫云天"则表现了树影婆娑,好像连通了天空。"樗散谁收老郑虔"中的"樗"是一种古代用来作箭靶的植物,这里暗示着荒废和无人问津的场景。

接下来的"喜气到君浮白里,丰年及我挂冠前"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喜气"指的是吉祥、幸福的氛围,而"浮白里"则是形容这种喜悦如同白云一般飘渺而来。"丰年及我挂冠前"中,"丰年"指的是丰收的年景,而"挂冠"则可能是指诗人将要退隐的意愿。

紧接着的"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令严钟鼓"表明军营中的警觉和纪律,而"三更月"则是指深夜时分。"野宿貔貅"形容夜间宿营的情景,"万灶烟"则描绘了萦绕的炊烟,增添了一种荒凉感。

最后两句"太息何人知帝力,归来金帛看赪肩"中,"太息"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无奈和深长的叹息。"何人知帝力"暗示着对上天的力量感到困惑或不解,而"归来金帛看赪肩"则可能是指诗人归家后,在华丽的布帛中观赏自己战袍上的勋章和荣誉,表达了一种功成名就后的自我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喜悦,以及对个人功业和天命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句:诗三句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0)

好事近

疏雨洗烟波,雨过满江秋色。

风起白鸥零乱,破岚光深碧。

荻花枫叶只供愁,清吟写岑寂。

吟罢倚阑无语,听一声羌笛。

(0)

长乐集总序

潮田种稻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0)

题孙得休居室

住世百来年,童颜只俨然。

道心丹灶外,诗趣笔床边。

瓮牖清虚府,盆池小有天。

云关谁剥啄,端是问神仙。

(0)

泊贵池驿

琴书湓浦担,风雪贵池船。

问酒临津醉,添衣入驿眠。

渔翁寒补网,邻女夜调弦。

何日齐山去,寻僧学说禅。

(0)

龙井

腥攒石缝瀑花多,还有龙神蛰此窠。

通海浅深山不语,随潮长落水无波。

谩传方士遗丹在,不奈潜鳞吐雾何。

时雨愆期无验处,几番雷火爇松柯。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