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
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
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这段诗文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属于古典诗词中的挽歌体裁。挽歌是一种用于悼念先人或亲友逝世的诗歌形式,它通常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崇敬之情。
舟楫才猷大:开篇即以“舟楫”比喻行船,意味着航行生活的艰难与挑战,而“才猷大”则形容人物才能广大,显示出诗中所悼念者的非凡才华。
冰霜德操坚:此句通过“冰霜”象征纯洁无瑕,结合“德操坚”,表达了逝者品德高尚、坚定不移的品格。
陶钧成茂业:陶钧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陶冶铸造之物,比喻诗中人物的才华与功绩已经成为后世传颂的丰碑。成茂业则强调了其事业的辉煌和对后人的影响。
书史乐高年:此句通过“书史”指代记录历史,表明逝者的事迹已被载入史册,而“乐高年”则是对逝者长寿或精神状态的一种祝福。
瞻望簪绅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和怀念之情,“簪绅”可能指的是装饰品,象征着美好记忆的共享。
吁嗟馆舍捐:“吁嗟”表示感慨或悲伤的情绪,而“馆舍捐”则可能暗示了对逝者遗留物品的珍视和纪念。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评价在当时已是众口皆碑,无人异议,同时也肯定了逝者名声的完美与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不仅通过精巧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赞颂了逝者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而且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以及对其永恒精神遗产的缅怀。
雨养焦谷芽,清晨勃然兴。
风入春笋节,一夕长数层。
地道元敏树,生意实可徵。
一息不滋长,枯荄莽丘陵。
所以务学者,进德长如登。
礼义所封植,忠和所薰蒸。
湛然清明气,于此中夜存。
德盛仁既熟,始如日之升。
今人废下学,乃以高自矜。
譬之凌霄花,霄竟不可凌。
子归且近思,从下观上腾。
谦谦以自牧,洞洞如不胜。
舜颜亦人耳,毋谓人鲜能。
仙姿元自广寒来,分得天香长馥郁。
千古风流独占秋,一枝曾比昆山玉。
伊余老去百念灰,已是形骸如土木。
年年尚为此花狂,有似渊明偏爱菊。
坐中不可一日无,又似子猷真爱竹。
一从秋到天宇清,颇费梦思眠不熟。
凌晨便起探花枝,走遍荒园常仆仆。
可怪司秋失故常,时节已深花尚伏。
迨余抱病卧匡床,始报枝头缀金粟。
折来三嗅忽悽然,不觉泪珠悬两目。
天胡祇赋惜花心,不容享此看花福。
今年疾疢已如斯,来岁衰颓还可卜。
纵令牵强到花间,空使此心生不足。
不如等是趁西风,把花一扫还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