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养焦谷芽,清晨勃然兴。
风入春笋节,一夕长数层。
地道元敏树,生意实可徵。
一息不滋长,枯荄莽丘陵。
所以务学者,进德长如登。
礼义所封植,忠和所薰蒸。
湛然清明气,于此中夜存。
德盛仁既熟,始如日之升。
今人废下学,乃以高自矜。
譬之凌霄花,霄竟不可凌。
子归且近思,从下观上腾。
谦谦以自牧,洞洞如不胜。
舜颜亦人耳,毋谓人鲜能。
雨养焦谷芽,清晨勃然兴。
风入春笋节,一夕长数层。
地道元敏树,生意实可徵。
一息不滋长,枯荄莽丘陵。
所以务学者,进德长如登。
礼义所封植,忠和所薰蒸。
湛然清明气,于此中夜存。
德盛仁既熟,始如日之升。
今人废下学,乃以高自矜。
譬之凌霄花,霄竟不可凌。
子归且近思,从下观上腾。
谦谦以自牧,洞洞如不胜。
舜颜亦人耳,毋谓人鲜能。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泳的作品,名为《程顺子升斋》。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学问与品德修养重要性的诗篇。
开篇“雨养焦谷芽,清晨勃然兴”描绘了春天雨水滋润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生机勃发之情。接着,“风入春笋节,一夕长数层”写出了春风吹拂,使得幼嫩的竹笋迅速生长的情形。
“地道元敏树,生意实可徵”则喻指地气孕育万物,生机盎然,可以借此思考生命力与自然规律的关系。“一息不滋长,枯荄莽丘陵”则是对比,表明没有生命之气的东西,就如同枯萎的荒丘一样毫无生机。
“所以务学者,进德长如登”是诗人提倡学习者的态度,要像攀登高峰一般,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礼义所封植,忠和所薰蒸”强调了礼仪与忠诚的重要性,它们在人心中生根发芽,弥漫如蒸气。
“湛然清明气,于此中夜存”描绘了一种宁静、纯洁之气,即便在深夜,也能保持这份心灵的澄明。“德盛仁既熟,始如日之升”则是说,当一个人修养到极致,其美德就会像太阳般光芒四射。
“今人废下学,乃以高自矜”批评了当代一些人放弃基本的学习与修养,却自视甚高的心态。而“譬之凌霄花,霄竟不可凌”则通过比喻表达,即便是美好如霄花,也无法真正达到超越天际的地步。
“子归且近思,从下观上腾”劝诫人们要回归到正确的思考路径,从低处仰望高处,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谦谦以自牧,洞洞如不胜”则表达了诗人对谦逊态度的赞美,即便是谦和的人,也有着难以言说的深邃内涵。
最后,“舜颜亦人耳,毋谓人鲜能”通过舜(尧帝)的智慧来说明,即使是圣贤之人才智也是有限的,不应自认为无所不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生命力的描绘,以及对德行修养的强调,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格提升和学问追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