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揭。都是鹿鸣仙客。手按玉笙寒尚怯。
倚梅歌一阕。柳拂御街明月。莺扑上林残雪。
前岁杏花元一色。马蹄归路滑。
金榜揭。都是鹿鸣仙客。手按玉笙寒尚怯。
倚梅歌一阕。柳拂御街明月。莺扑上林残雪。
前岁杏花元一色。马蹄归路滑。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景象,颇有文人墨客之雅致。"金榜揭"一句,以金榜比喻名单或宾客之贵重,揭示即将开始的盛大场合。"都是鹿鸣仙客"则点明了宴会的参与者为文人的雅集,其中“鹿鸣”二字,既可理解为鹿鸣春色,也隐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与和谐的向往。
接着,“手按玉笙寒尚怯”一句中,玉笙即古代乐器之一,此处以其形容音乐之清脆冷冽,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季节感——寒意未消。"倚梅歌一阕"则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上倚靠着梅花演唱歌曲,展示了文人的雅致情怀。
至于“柳拂御街明月”,柳树轻拂过街道上的清辉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之夜景。"莺扑上林残雪"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残雪尚未融尽,而燕子在林间穿梭的生动画面。
最后,“前岁杏花元一色”与“马蹄归路滑”两句,则分别勾勒出去年时杏花盛开,及今宴会结束后归途中马蹄踏雪所致的滑险感。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腻,更是对时间流转与自然变迁的一种感慨。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一场宴会之美妙情境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深邃情感。
冷冷江上风,皎皎江中月。
弄月更吟风,几立师门雪。
昨日山间来,今朝山外别。
别我二三子,驱马朝金阙。
禹稷际昌时,颜闵乐高栖。
神龙敷雨泽,冥凤渺德辉。
显晦各有适,殊途乃同归。
不见冬与夏,裘葛各异衣。
翩翩青袂去,好语何由聚。
送远思凄清,北风吹庭树。
乱叶振北风,萧萧下前署。
茫茫宦海深,畏途知几处。
滩头白浪高,愿公且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