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别为丘长孺》
《述别为丘长孺》全文
明 / 袁中道   形式: 古风

哀哀一孤鸿,飞急向东逝。

伤哉金石交,三载乃相遇。

相遇能几何,一见不复双。

子尚滞西陵,我遂往銮江。

銮江不忍别,复有摄山行。

摄山不忍别,逐子至冶城。

冶城不忍别,十日淹江头。

饮子清泠酒,卧子木兰舟。

酸心一夜风,举目三千路。

别矣可奈何,含泪入城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ùbiéwèiqiūcháng
míng / yuánzhōngdào

āiāi鸿hóngfēixiàngdōngshì

shāngzāijīnshíjiāosānzǎinǎixiāng

xiāngnéngjiànshuāng

shàngzhì西língsuìwǎngluánjiāng

luánjiāngrěnbiéyǒushèshānxíng

shèshānrěnbiézhúzhìchéng

chéngrěnbiéshíyānjiāngtóu

yǐnqīnglíngjiǔlánzhōu

suānxīnfēngsānqiān

biénàihánlèiché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离别场景,以孤鸿自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丘长孺依依惜别的悲凉之情。"哀哀一孤鸿,飞急向东逝",诗人以孤独的鸿雁疾飞东去象征自己与朋友的匆匆分离。"金石交"形容深厚的友情,"三载乃相遇"强调了两人相聚的不易和珍贵。

"相遇能几何,一见不复双",诗人感叹相聚时光短暂,一旦分别,再见无期。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与丘长孺分别后的行程,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不舍:"子尚滞西陵,我遂往銮江","銮江不忍别,复有摄山行","摄山不忍别,逐子至冶城","冶城不忍别,十日淹江头",这些地方名的列举,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愁绪。

在送别过程中,诗人还为丘长孺准备了"清泠酒"和"木兰舟",希望借此稍解离愁。然而,"酸心一夜风,举目三千路",一夜风声让诗人内心更加酸楚,面对漫长的分别之路,他不禁感慨万分。最后,诗人无奈地表达道:"别矣可奈何,含泪入城去",泪水满面,只能含泪作别,深感离别之苦。

整体来看,袁中道的这首《述别为丘长孺》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离别的痛苦,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袁中道

袁中道
朝代:明   字:小修   籍贯:明荆州府公安   生辰:1570—1623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猜你喜欢

雁汊东守风四首·其三

惊麋砀洪浸,何人矢丽龟。

遂令老病叟,珍毳及晚炊。

野鹿敢伯仲,江鲟让甘肥。

淮人笃乡义,贱乞等韭葵。

向来无人境,沙漫水无涯。

市声不到耳,茭苇相因依。

今无暴客虞,解衣候朝曦。

厚味真过矣,安食如含饴。

(0)

腊茶并三诗送李元诚·其一

池鱼千里磨蚁旋,人生出处俱可怜。

束书结邻晏溪侧,淮安一寤三十年。

积今成古阅飞电,我与昔人同此叹。

悲欢离合置勿论,且喜重逢各彊健。

(0)

寄严文炳·其九

石湖良乐眼,收士冀北空。

嗟我孤所期,经世老无庸。

一庄赖芥庵,报厚艾亦丰。

宾实得美谥,表表无终穷。

(0)

苦雨

有足不下楼,有耳祇听雨。

一日不可耐,忽忽弥旬所。

轩盖断还往,尸居成独语。

日色似见慰,云气复如许。

西湖梅柳月,裘马趁箫鼓。

细追他日梦,一笑念缚虎。

(0)

张丞见和次韵答之·其二

故人十年别,墙宇今密迩。

谭胜复诗工,排日有欢喜。

所嗟连城璧,过诧窭人子。

何况政术疏,一一赖提耳。

(0)

次韵诸公清樾轩诗

尘中望青山,防有移文阻。

诵君清樾篇,顿忘三伏暑。

想见松风底,树羽仍设虡。

山灵莫逆友,献岂烦缟纻。

招隐未容反,陈迹渠能序。

诗翁麋鹿姿,穷不问唐举。

归诛故山茅,吴雁冯寄语。

君宁山中人,居州定王所。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