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烟一簇。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
楼阁参差,下瞰水天红绿。
腰间剑去人安在,记千年、寸阴何速。
山趋三岸,潭吞二水,岁丰人足。是处有、雕阑送目。
更无限笙歌,芳酝初熟。休诧滕王看处,落霞孤鹜。
雨中尤爱烟波上,见渔舟、来去相逐。
数声歌向芦花,还疑是湘灵曲。
人烟一簇。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
楼阁参差,下瞰水天红绿。
腰间剑去人安在,记千年、寸阴何速。
山趋三岸,潭吞二水,岁丰人足。是处有、雕阑送目。
更无限笙歌,芳酝初熟。休诧滕王看处,落霞孤鹜。
雨中尤爱烟波上,见渔舟、来去相逐。
数声歌向芦花,还疑是湘灵曲。
这首《桂枝香·其一》是宋代词人黄裳的作品,描绘了延平阁上的一幅闲适景象。开篇"人烟一簇",简洁地勾勒出眼前的人家烟火,接着"客飞升,翠微麓",暗示着仙人或隐士的踪迹,增添了神秘色彩。"楼阁参差,下瞰水天红绿",写出了阁楼的壮观和周围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
"腰间剑去人安在,记千年、寸阴何速",借剑的典故表达时光匆匆,岁月如梭的感慨。"山趋三岸,潭吞二水,岁丰人足",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富饶与安宁,展现了民生的富饶和祥和。
"是处有、雕阑送目",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精致与优美,"更无限笙歌,芳酝初熟",则渲染了欢乐的氛围和丰收的喜悦。"休诧滕王看处,落霞孤鹜",引用滕王阁的典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雨中尤爱烟波上,见渔舟、来去相逐",描绘了雨中的湖光山色,渔舟悠然自得,富有诗意。最后"数声歌向芦花,还疑是湘灵曲",以歌声结束,让人联想到湘水女神的传说,增添了神秘与幽静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